1 / 6
文档名称:

[设计]维也纳爱乐乐团.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设计]维也纳爱乐乐团.doc

上传人:dongmengguoji 2019/12/1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设计]维也纳爱乐乐团.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设计]维也纳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Philharmoniker)尽管维也纳是一个几乎代表了欧洲近代音乐发展史的城市,这里孕育了古典、浪漫乃至现代的一系列作曲大家,这里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那一首首动人心魄的杰作的发源之地,但是说来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直到19世纪初期,维也纳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交响乐团。当时维也纳也像现在这样充盈着音乐,但是那些不绝于耳的声音都是由一些业余的乐团制造出来的,他们的演奏场所主要是维也纳那些年代久远的大学中的音乐厅。除了专属于贵族的乐团之外,仅有的职业乐团全都依附于歌剧院,而其中最具实力的是凯恩特纳托剧院的乐团。在1833年,舒伯特的友人、宫廷歌剧院的指挥弗朗茨?莱赫纳突发奇想,他召集起歌剧院乐团的演奏家,组织了一个名为“艺术家协会”的管弦乐团,并且紧锣密鼓地在维也纳的舞会大厅连续举行了4场音乐会,引起了市民和音乐界的极大兴趣。这个“艺术家协会”可以算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前身,其组织构想基于一种前所未有的思路:成员们通过他们在歌剧院乐团的任职获得稳定的生活来源,而在这种自愿多月会的乐团中则冒着一定的风险来举行定期音乐会,演出交响乐作品。实际上莱赫纳的设想绝非一时心血来潮兴之所至,而是参照了当时维也纳社会的一个基本事实;古典音乐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而音乐会观众的趣味已经不能被那些占据着舞台空间的业余乐团所满足;莱赫纳的系列音乐会中每场都包含了贝多芬的一部交响曲并且大受欢迎,便说明了这一问题。但是莱赫纳的这个“爱乐设想”并没有立即被全盘付诸实施,4场音乐会后一切都烟消云散,直到9年之后,才由一群志同道合的“爱乐者”重新捡起这个话题,这一次,一切进展顺利。这是常常在一个名叫“寻找爱神”的小酒馆里聚会的一群人,成员有诗人尼克劳斯?冯?勒消,《维也纳大众音乐报》的编辑奥古斯特?施密特,音乐评论家阿尔弗雷德?贝克尔,贝多芬的友人、业余小提琴家卡尔?霍尔茨,劳伦钦伯爵和集指挥作曲于一身、歌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的作者奥托?尼古拉。当时,尼古拉正担任着有名的凯恩特纳托剧院的指挥,他对此项动议因为信心不足而显得缺乏热情,然而在朋友们的压力下他还是站到了首场爱乐音乐会的指挥台上。这是1842年3月28日,在维也纳的舞会大厅,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历史就是从这里开始了崭新的一页,尽管“爱乐”这个修饰语是在第二场音乐会时才出现在节目单上。在1842年到1847年之间,乐团的音乐会并不经常举行,尼古拉也只是担任了其中11场的指挥,每场曲目中几成惯例的是必不可少的一首古典交响曲。1848年席卷全欧洲的革命及其余波使爱乐音乐会停顿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除了由卡尔?艾克特于1854年到1857年之间举行过数目有限的几场音乐会以外,这一时期几乎成为空白。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常规系列音乐会直到1860年才正式展开,当时,一个音乐季共演出8套曲目。这一年的1月15日,乐团的演出场所由舞会大厅转移到凯恩特纳托剧院。1870年,维也纳最重要的音乐会演出场所音乐协会大厅建成,这座被人们称作“金色大厅”的宏伟建筑由泰奥菲尔?汉森设计,场内共有1654个座位和大约300个站位,金碧辉煌的建筑风格和华丽璀璨的音响效果使其无愧于“金色”的美称。在每年的“新年音乐会”的电视转播中,全世界的爱乐者都可以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一览这座著名音乐建筑物的丰采。自从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