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总序
中国正以日益隆盛的姿态走向世界。今天的中国人,看世界的目光不仅
是自如的,也应该是自信的。
在历史上,中国向来是一个泱泱大国。自唐朝到清代,虽然国势由盛至
衰,但大国的姿态不变。尤其是清末,唯我独尊,盲目自大仍然是帝王及大
臣们对“天朝大国”的认识。而对“蛮夷”及其奇技淫巧,当然是不屑一顾
的。盲目与无知即是当时国人对世界的认识。
中国近代提倡睁眼看世界的是林则徐。他不仅力行禁毒并积极备战,还
嘱人翻译《四洲志》,以期在战略上了解西方,是闭关锁国环境中理智而清
醒认识世界的第一人。
我们今天看世界,当然不会盲目自大,但盲目崇洋的思想却并不鲜见。
究其根源,对世界各国的文化和历史并未确切了解是重要原因。
看世界丛书第一批书目,集中于对世界各国人文景观的描绘,并以此为
载体把世界各国的文化和历史介绍给国人,尤其是广大的青少年读者。
看世界丛书的内容是丰富的。围绕每一处人文景观,有史的纵向展示,
也不乏生动的具体描绘。以《世界著名剧院》为例,它不仅介绍剧院设计建
造过程及外观、内部结构的优劣,描述其演出的盛况及所涉及音乐大师的短
长;对剧院上演过的剧目、毁建过程及剧院的近况也都娓娓道来。看世界丛
书的其他几部与之相比并不逊色,不仅有足够的知识密度,而且有充分的文
化底蕴。
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的及时、准确是最有意义的。看世界丛书的
每一位作者,都为此做过艰苦的努力。
在看世界丛书的写作过程中,资料的匮乏困扰着几乎每一位作者。往往
一篇文章所用的资料,要阅读大量的中、外文字才会获得。目的是,选用的
资料不仅要准确,而且要最新。对于作者们为看世界丛书所做的这些努力,
作为责任编辑是怀着深深的敬意的。但愿广大读者对此会有共识。
作为主编,周航、曾庆中先生为看世界丛书做了大量组织和审读工作。
尤其是周航先生,为了丛书的写作与国外的朋友、亲属联络;把所能搜集到
的一点一滴的资料补充进书稿中;对丛书的整体设计提出很多富有创意的意
见⋯⋯她的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旺盛的工作热情,是很多年轻人望尘莫及的。
上述各位作者为看世界丛书所付出的努力,出发点是明确的:翔实地反
映世界各地的名胜,充分展示全球各具特色文化的魅力。目的则更明确,让
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以平和而客观的态度,对待世界,用自如而
自信的目光来看世界。
刘世国
年月
世界著名首都
戴国良
吉林教育出版社
北京(中国)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辖市,包括个区
个县,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全国个民族在北京都有
人居住。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的北京小平原,是中国古代以农耕为主的中原文
化与以游牧为主的北方文化的交汇点。南北走向的太行山脉和东西走向的燕
山山脉会合于西北,呈新月形在北、西、东三面构成一道巨大的屏障,拱卫
着北京城。许多河川切山而过,形成若干通道,使北京成为沟通华北平原与
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
北京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远在万年以前,北京西南周口店
的龙骨山的山洞里就居住着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北京猿人。
北京的都城史可上溯到多年前的西周时代。这里最初称蓟。公元前
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为燕国的都城,当时已享有“富冠天下”之誉。从秦
始皇灭燕到唐朝末年,前后千余年间,蓟城是北方军事重镇和商业大都会。
历代中原王朝,每当自己强盛时,常以蓟城为经略北方和东北疆土的基地,
而每当北方和东北的游牧民族崛起时,他们则以蓟城作为南下中原的据点。
世纪初,唐末五代衰乱之际,崛起于蒙古高原东部的契丹族建立了辽国,
乘势占据蓟城,并定为陪都,称“南京”,又叫“燕京”。到世纪初,女
真族取代辽的统治地位,建立金朝。金贞元年( 年),金朝迁都燕京,
改燕京为中都,北京正式成为北中国的政治中心。年,蒙古军占领中都。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改中都为大都,并迁都于此。从此,北
京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政治中心。明洪武元年( 年)正月,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 月明军攻克大都,改大都为北平府。年,明成祖
朱棣改北平为北京。从年起,历时年完成北京扩建工程,于
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年清军入关,一统天下,定鼎北京。年爆发
辛亥革命,次年中华民国成立,从而结束了封建社会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北京作为金、元、明、清的国都,累计近年之久。年,民解放。月日,中华人民共和恢复北京名称,成为新中国的首都。
回到人民手中的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