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年终奖计个税.doc

格式:doc   大小:10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年终奖计个税.doc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19/12/15 文件大小:1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年终奖计个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商都网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国税总局: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公告系伪造国税总局: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公告系伪造2011年08月15日16:22:24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我要评论  【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伪造】  分享好友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公告系伪造 国税总局: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公告系伪造近日有人以国家税务总局名义,对外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并做出解读。对此,国税总局今日发表声明称,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文件及解读稿系伪造,“严重误导了纳税人”。国税总局声明8月15日消息,近日有人以国家税务总局名义,对外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2011年47号)并做出解读。对此,国税总局今日发表声明称,此文件及解读稿系伪造,“严重误导了纳税人”,将依法追究伪造公文者法律责任。据了解,广州日报于本月13号发布题为《年终奖个税计税方式将修改避免多发1元多缴2万》的文章。文中称,“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制定并发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7号)中提供了两种全年一次性奖金所得的计税方法,并新增一个适用于全年一次性奖金所得的税率表(含速算扣除数)。总体来说,全年一次性奖金要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一种方法为,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然后以其商数及适用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后,再乘以12个月,即为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应纳税额。另一种方法是,按照适用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税率表,直接计算应纳税额。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新华网也于8月14日发布题为《国税总局明确企业派发红股计税方式》的文章,指出:“国家税务总局日前下发《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明确股份制企业在分配股息、红利时,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应得的股息、红利(即派发红股),应以派发红股的股票票面金额为收入额,按利息、股息、红利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以下为声明全文:近日有人盗用国家税务总局名义,对外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2011年47号)并做解读。该文及解读内容在媒体刊登后,严重误导了纳税人。国家税务总局从未发过该文件及解读稿,此文件及解读稿系伪造。国家税务总局将依法行使追究伪造公文者法律责任的权力。特此声明。国家税务总局商都网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国税总局: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公告系伪造国税总局: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公告系伪造2011年08月15日16:22:24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我要评论  【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伪造】  分享好友年终奖新计税法9月起调整年终奖新计税法采用两种方法北京消息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制定并发布《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对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进行修订,提供了两种全年一次性奖金所得的计税方法,并新增一个适用于全年一次性奖金所得的税率表,“年终奖越多、税后所得越少”的担忧将不复存在。新规将与新税法在今年9月1日同步实施。A年终奖可采用两种计税方法此前媒体报道称,按照新税法计算,年终奖越多税后拿到手的钱反而越少,甚至出现年终奖数百万元的多发1元,个税却要多缴2万多元的情况。国家税务总局解释,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实质是一个数学问题,问题出在现行税率表中的“速算扣除数”,不同的速算扣除数是与其相对应的税率表配套使用的。为此,国税总局在《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中提供了两种全年一次性奖金所得的计税方法,并新增一个适用于全年一次性奖金所得的税率表(含速算扣除数)。总体来说,全年一次性奖金要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专家表示,此举将有效避免“奖金越多所得越少”的问题出现。年终奖第一种计税方法为,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税法规定的适用税率;然后以其商数及适用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后,再乘以12个月,即为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应纳税额。<详细>年终奖另一种计税方法是,按照适用于全年一次性奖金所得的税率表,直接计算应纳税额。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通过计算可以发现,采用上述新方法计税后,“年终奖越多到手的越少”的情况消除。B差旅费误餐补助不征个税公告还明确规定,对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补贴、津贴,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其他各种补贴、津贴均应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同时,下列四类收入也不征税,包括独生子女补贴;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国税总局: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公告系伪造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