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陕西省节约能源条例.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陕西省节约能源条例.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1/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陕西省节约能源条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陕西省节约能源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节能管理第三章有效开发能源第四章合理使用能源第五章节能促进和保障第六章节能监察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能源开发、经营、利用、管理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节能方针]节能遵循能源节约与能源开发并举、节能优先、效率为本的方针,坚持总量控制、市场引导、政策激励、技术推进和企业为主、全社会参与的原则。第四条[政府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将节能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用能结构,加强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农业、商业等重点领域和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建立健全节能保障机制,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全社会的合理用能。第五条[部门职责]省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行政部门是本省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节能监察机构具体负责节能监察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节能监察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和节能监察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同级节能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完善节能监督管理体系,加强节能监督检查工作。第六条[宣传教育]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活动,普及节能科学知识。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对节能的舆论引导和监督,宣传节能法律、法规,营造节能的社会氛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增强节能意识,履行节能义务。第七条[表彰奖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节能管理、节能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中取得显著成绩以及检举严重浪费能源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第八条[联席会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节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节能工作情况,监督、协调、推动节能工作,研究解决节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节能工作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机构设在同级节能行政主管部门。第二章节能管理第九条[节能规划]省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节能目标和本省实际,编制本省的节能规划和年度计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省人民政府其他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全省节能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本行业的节能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节能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应当报省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设区的市、县(市、区)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上一级节能规划和年度节能计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节能规划和年度节能计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十条[目标考核]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建立节能评价考核体系,将节能目标完成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作为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考核内容。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和下一级人民政府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和重点用能单位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第十一条[优化产业结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和本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结合本行政区实际,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规划产业和地区布局,鼓励和支持发展高附加值、低耗能的项目,改造传统产业,限期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形成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能型产业体系。第十二条[节能评估和审查]本省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开展项目节能评估,并按照规定报节能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节能审查。未进行节能审查,或节能审查未获通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项目审批、核准机关不得审批、核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第十三条[重点用能单位]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为省级重点用能单位。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在3000吨以上不满5000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为市级重点用能单位。省、市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应当定期公布重点用能单位名单。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工作监督管理的权限,由省节能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省、市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全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平台。第十四条[预警调控]县级以上节能行政主管部门实行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预警机制。县级以上节能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工信、统计等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节能目标情况,共同制定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预警调控方案。超出能源消费总量预警控制线时,应当启动能源消费总量预警调控方案。第十五条[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