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操作指南主题如何提高资质申报的成功率第一讲资质管理制度的由来第二讲资质申报及审查的流程第三讲资质申报材料的编制第四讲审查不合格原因分析第五讲答疑解惑建筑业企业资质申报操作实务一、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二、建筑业的定义三、建设工程企业与建筑业企业四、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五、国(境)外建筑业资质管理六、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核准纳入建设行政许可事项七、资质是进入建筑市场的准入证第一讲资质管理制度的由来在30年的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建筑业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基本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建筑市场运行机制。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个基建附属部门,转变为基本实现市场化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拉动经济增长,建造基础设施,改善城乡环境,促进劳动力就业,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建筑业发挥支柱产业的作用,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一、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行业管理中普遍采取广义建筑业的概念,即建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及参与该过程的各个产业和各类活动,包括建设规划、勘察、设计、建筑构配件生产、施工及安装、建成环境的运营、维护及管理,以及相关的技术、管理、商务、法律咨询和中介服务、相关的教育科研培训等。其产品不仅包括实体的建筑产品,也包括了大量服务和知识产权。广义建筑业的概念反映了建筑业真实的经济活动空间。狭义建筑业的概念仅指建筑施工及安装等生产过程活动。二、建筑业的定义建设工程企业一般包括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和参与工程建设活动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检测试验、施工图审查等九类企业或单位。建筑业企业通常是指其中的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全国建筑施工企业约12万家。三、建设工程企业与建筑业企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建筑业作为城市改革的突破口,率先进行了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初步建立了建筑市场及其运行机制。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 从1984年起,先后出台建筑施工和设计勘察企业资质管理制度。1989年6月《施工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出台,标志着全国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四、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1990年,制定了房屋建筑、铁道、交通等20个大类、41个专业的资质等级标准,并对全国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了资质复查认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1995、2001年先后对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及资质等级标准进行了修订,2001年在全国开展了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就位重新认证活动。四、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 2007年房建部又修订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目前,正组织修订建筑业企业一至三级资质等级标准。通过资质管理制度的引导,全国建筑施工企业组织结构优化调整初见成效,基本形成以施工总承包为主体,以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为依托的三个层次的产业组织结构。四、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