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江苏农村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路径选择模板.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苏农村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路径选择模板.doc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19/12/17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苏农村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路径选择模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苏农村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路径选择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路径选择摘要:2011年江苏省将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以农民增收、职工工资增加、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和困难群体帮扶为重点,促进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的分析与评述,在了解江苏农民收入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政府促进倍增的财政支持政策,分别从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四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对应的增收路径。关键词:江苏;农民收入;倍增;路径一、引言2011年江苏省将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以农民增收、职工工资增加、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和困难群体帮扶为重点,促进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其中罗志军书记在2月9日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讲话中特别提到要在七年期间更大力度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建立稳定增长机制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额达到9118元,统计部门在考虑了物价因素的情况下预测2015年将达到17700元,2017年实现22900元。本次江苏省提出的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最早可追溯于1960年日本池田内阁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该计划之所以提出是由于二战后,日本经济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日本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居民收入低,收入差距大;失业率高,劳资关系紧张等方面(周长城,何芸,2011)。这与江苏省现阶段的发展现状也是相符的,故具有借鉴作用。具体来说,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提高生产部门在产业中的比重;;,振兴科学技术;,确保社会安定。这一计划的宗旨是:使经济达到最大限度的增长,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实现充分就业,以消除日本经济所具有的经济结构不平衡状况。从本国国民收入的构成看,政府和企业收入所占比重较大,而普通居民的收入占比则相对较小。且统计数据表明,自1983年开始,劳动所得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开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他们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而现实中又存在着以下几种威胁,即,农民收入与高收入省(市)、本省城镇居民收入比在拉大;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和内部差距在扩大;农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的情况比较严重。总的来说,由于农民基本很少有财产性收入来源,故在初次分配时所得较少,因此,研究江苏省农民的收入倍增路径不仅可以有助于解决我省的“三农”问题,而且也对实现本省居民的收入七年倍增计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回顾改革开放30年农民增收历程,体制创新、农产品提价和增加产量、扩大劳动力转移规模等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是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近年来一系列惠农、强农重大政策措施得到贯彻落实,江苏农村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民增收越来越依靠农村和农业以外就业空间的拓展,这也意味着农民收入的增长愈发受到更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杭佳萍等,2009)。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文献回顾与评述,由此为探究江苏农村居民收入七年倍增奠定理论基础;(2)江苏农民收入特点及政策支持,在对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状况以及三大区域的具体收入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政府所采取的财政政策措施引出倍增路径的选择;(3)最后是提出对应的倍增路径。二、文献回顾与评述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背景是:二战后,日本经济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日本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居民收入低,收入差距大;失业率高,劳资关系紧张等方面(周长城,何芸,2011)。这与我们中国的现阶段国情也是相符的,故具有借鉴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提高生产率部门在产业中的比重;;,振兴科学技术;,确保社会安定。这一计划的宗旨是:使经济达到最大限度的增长,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实现充分就业,以消除日本经济所具有的经济结构不平衡状况。很多专家肯定了日本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积极意义,认为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曾对日本经济的起飞和现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计划工作的成功典(程兴鹏,1995),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可以同时实现效率和公平(杨天宇,2010),优于拉美国家的福利赶超政策(屈霞,2010)。日本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带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剧烈的通货膨胀、原已严重的“公害”继续蔓延(1965年出现了臭名昭著的“新潟水俣病”)等(周长城,何芸,2011),这使得一些专家提出了借鉴日本,2010)。同时也有很多专家在研究我国倍增的方法,如乔新生(2010)年提出抑制通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