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海龙与IHCS新海龙轮船长张伟明新海龙与IHCS新海龙轮船长—张伟明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复苏,航运业的发展正如日中天,而与之同步的港口建设,如泊位的新建、扩建,航道的开挖、增深与增宽,围海造田等等则给疏浚行业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在疏浚船舶队伍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自航耙吸挖泥船的作用正日渐凸现。当今世界几大疏浚巨头如RoyalBoskalis、JanDeNul、DredgingInternational、BallastNedam、VanOord、HAM公司等纷纷建造购置新一代的大型和超大型自航耙吸挖泥船。自1994年第一艘超大型自航耙吸挖泥船“PEARLRIVER”下水迄今已3有12艘之多,日前杨德诺公司的VASCODAGAMA轮以33000m舱容、201m总长位居该类型船舶之首,3而不久的将来该记录将被其自身扩容至44000m的舱容所打破。与此同时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化控制的日臻成熟和完善使之在自航耙吸挖泥船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新一代的自航耙吸挖泥船除了呈现大型化、超大型化外,高度的自动化控制更是必不可少的一大特征。去年由上海航道局委托荷兰IHC公司建造并已交付中港疏浚使用的“新海龙”“新海龙”,,,,,总装3机功率19,528kW,,最大挖深达45m,最大舱容至12,888m,均位居全国之首。该轮功能齐全、效率出众、配置先进,除了耙吸船通常具有的挖抛功能外,挖喷、挖吹、右挖左填、浅水抛泥、深水深抛以及疏浚含有油气淤泥等作业更是其强项;二台压力内补偿式双壳泥泵挖泥效率高达88%,%;2台9000kW的主机除了供推进和发电机使用外还负责泥泵的驱动。该轮于2001年9月在荷兰IHC公司Kinderdilk厂铺设龙骨,2002年6月成功下水,同年11月28日在上海航道局外高桥船舶基地举行了盛大的交接仪式,12月3日即起航开赴洋山港投入了深水港一期陆域形成抛筑填工程。众所周知,建设洋山深水港是打造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一项重要举措。,,分列全球第三和第四,而将于2005年建成投产的深水港一期1600m长的5个2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泊位年吞吐量可达220万标箱,但是能否按期乃至提前完成面积达130万m、26003万m抛填量的陆域形成将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关键时刻上海航道局审时度势以超强的战略目光提前定造引进了新一代的大型自航耙吸挖泥船“新海龙”轮,该轮的及时加盟无疑为深水港一期的顺利建成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而该轮齐全的功能、出众的效率、先进的配置尤其是出色的自动化控制系统——IHCS则给新海龙的一展身手奠定了厚实的基础。IHCS是以下英文单词的缩写,即IntegratedHopperDredgerControlSystem——自航耙吸挖泥船集成控制系统。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且功能强大,操作简便,通过它可以充分发挥船舶的性能,提高操作者的疏浚作业控制意识,减轻劳动力强度,实现耙吸船航行及施工的全面自动化。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子系统和相干网络组成: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即PLC系统;2(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即SCADA系统;13(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