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桃李无言大道无象(下).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桃李无言大道无象(下).doc

上传人:iris028 2019/12/1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桃李无言大道无象(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桃李无言大道无象(下)桃李无言大道无象(下)桃李无言大道无象(下)毫无疑问,太极拳既有健身作用,又具技击妙用。以养生健身为目的的练法,与以技击搏斗为主的练法自然不同。太极是理,太极拳是体,太极拳法是用。而太极拳功是兼有体用的,用于健身和用于技击都可以,关键在于练法,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武术界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谓,此语主要是针对养生而言――你练武一辈子,如果只会耍弄拳脚而不懂内功,很可能不养身反而伤身,不益寿反而折寿。关于这一点,历来武者验证已多。许多太极拳家功夫上了身,但一味较力斗狠与人比武,不注重修养,以致寿命并不长。还有不少太极拳家并不能真正实战,主要是在门内“说手”,心思在于保健,所长在于养生。古拳谱有云:“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能在养生保健和技击实战两方面有所成就者,委实少见。愚以为,经梧先生乃其中之一。1986年10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李经梧先生所著《太极内功》一书,在其“前言”中,李师写道:“由于个人科学理论水平所限,过去又是在武术界练太极拳,从1959年转入到医疗体育战线。”在此,先生非常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练功旨趣前后有所变化。也就是说,前半生热衷于技击,而后半生更重视养生了。平日教拳,李师对爱好者、疗养员、学生等非入室弟子主要是讲授健身内容,几乎不谈及任何技击方法。只有在教授入室弟子时,才会提到推手、技击方面的内容。这个分水岭,先生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他的传授与施舍是极谨慎的,内外有别。如果说李师那一辈人没有“保守”思想,恐不符事实。然而,对于其“保守”要正确看待。历来武家都十分重视传承关系,内家功夫尤然。“十不传”的门规就印在李师的“授徒证”前面。“不传无德”,乃第一不传。在我的印象中,李师很随和,但也很讲规矩。例如,长辈到来,晚辈绝不可以先落座,等等。李师晚年将自己毕生****练研摩所得的“太极内功”公诸于世,并不是没有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是他数十年甘苦所得的练功结晶。李师在书中侧重介绍了祛病保健强身的功法,而对技击性练法则较少介绍。这与新中国成立后李师不断受到国家政策感召,提倡全民健身运动有关。他认为,和平时代的广大人民群众就需要这个。这也是太极拳这门古老运动对新时代的贡献。因此,他不多谈技击练法,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需要之举,并不仅限于“保守”意识。当然,不必讳言,对于武之魂的“功法”,历来被练家视为至宝,秘不示人,已是武界****俗。从民间武术界走来的李经梧,历经民国革命,军阀混战,外强侵略,以及历次政治运动,阅世历人颇深。他深知世故,而做人却不世故。其鲜于披露技击功法之举,最主要的是怕“传之匪人”,而为罪愆。李师生前曾亲口对我说:“把东西给了不该给的人,将贻害无穷。坏人得了好东西,免不了要做坏事。而好东西不给好人,让祖宗的好东西在你手上失传,也是对不起祖宗的。”话语朴质,然义理深远,足见一代大家的责任感与薪火传人的使命意识。如上所言,李师的“保守”不排除“私心”,但更多的考虑乃在于为世人计。自清末民初起,杨家几代人是先教王公贵族健身,后教百姓强体,近百年来的太极拳一直偏于向保健之路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推广简化太极拳,使之日益成为老年人的运动。同时,由于太极内功为武家珍秘,所以渐传渐少,世多鲜知,以至于有人认为没有这个东西,或者没必要练这个东西。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武术诀要在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