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单元第三单元课题识字3教学内容识字3课型新授授课时间两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学习准备1、搜集祖国各地风景图片;2、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房屋、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课外阅读时读过《三字经》吗?谁能背几句给我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新三字歌。(出示课件1)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学生书空。二、揭示目标师: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目标)请大家齐读。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目标都清楚了,大家有信心达到吗?(生:有)真棒,那现在我们就来比赛,看谁能把文中的字音读准。三、自主探究,学习生字。(第一次“先学后教”)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忙。22、去掉拼音读词语。3、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比如,各地学生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再如,通过“江泽民、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人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学生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5、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州、川”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山川”的大致了解来理解。6、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如: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7、教师抽查学生自学情况:换偏旁:伸——神勇――涌减一减:写――与眠――民加一加:夹――峡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四、写字指导。(第二次“先学后教”)1、巩固音、形。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及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chuān)、州(zhōu)、争(zhēng)、族(zú)。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这些都要提醒学生注意。2、观察发现。相似的字:川、州。难写的字:民、族。3、重点讲解。夕:撇不宜长,“”的横要短,撇要长。川: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3民: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五、当堂训练。1、抄写生字词。(每个字抄一行,组两个词)2、朗读课文。教学后记:第二课时一、导入1、把自已收集到的祖国各地的风光及知识拿来给同学们看一看,小组交流。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二、朗读感悟。(第一次“先学后教”)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朗读本课,可以诵读为主。让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读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宝岛未归的遗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解答。小组解答不了的,由组长向全班提出。4、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我们的祖国为什么又称为“神州、华夏、中华”?(2)“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在哪儿?是什么样的?(3)台湾在哪儿?为什么说台湾和大陆是一家?(4)“各民族”指哪些民族?我们自己是什么民族的?以上这些问题你最想了解哪个,你打算怎么解决呢?5、选取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回家利用多种途径找答案。明天开一个祖国知识讨论会:“我来说说我们的祖国”。在理解和感悟“各民族”时,可结合课后“读读认认”中的图画和词语,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4三、实践活动少数民族知识知多少搜集少数民族的服饰、房屋、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可以按民族把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分类整理,在学习园地或板报上办个专栏。板书设计:识字3黄河长江可入画长城珠峰华夏台湾大陆齐奋发汉族少数民族教学后记:5单元第三单元课题欢庆课时两课时教学内容9、欢庆课型新授授课时间两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重点识字写字难点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感情,指导朗读课文学习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课文朗读录音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1949年的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一个激动和豪迈的声音响彻全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是革命先辈的呐喊,也是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