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经济学论文-商品价值与非商品价值.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济学论文-商品价值与非商品价值.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2/18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济学论文-商品价值与非商品价值.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经济学论文-商品价值与非商品价值内容提要:人类社会所创造的劳动产品包括商品和非商品,非商品是指没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非商品包括知识、信息、经验及情感等。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一人对他人劳动的认同和汲取。非商品也是劳动产品,也有价值。非商品价值与商品价值可以相互转化。关键词:劳动产品非商品非商品价值价值转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一般劳动。马克思对商品和价值的定义有三个方面的要点,一是劳动是价值的合理内核,是商品交换的前提,是价值成立的必要条件,没有劳动就没有价值;二是在马克思看来交换也是价值成立的必要条件,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得以实现,没有进行交换就不可能实现劳动价值,有些产品虽然是劳动产品,但由于没有实现交换因而没有价值。三是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不是商品就没有价值。把马克思的商品和价值理论与客观实践结合起来,我得到的认识是:第一,劳动是价值的合理内核,是价值的前提,没有人的劳动投入,价值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有了人的劳动,并由这些劳动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价值才会出现。那么,什么样的“动”才能算是劳动呢?这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问题。复杂的表现是,这一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用实践中就一直存在着争论,至今仍然没有定论,如家政服务、行政管理、咨询服务等。说它简单,我认为,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从事的一切活动都应算作是劳动,即实践等于劳动。人类进行社会实践的一切实践活动都能够转化成价值。价值是针对人的劳动对人类自身所作出的贡献大小而言的。凡是人类从事的活动都应算是劳动,不论这种劳动是否直接创造出物质产品。劳动创造价值就是实践创造价值。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构***类的生存和发展过程,其价值都在其中,不能把人类丰富多彩、有机统一的实践分割开来。也就是说,在对劳动的认识上,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劳动必须表现为劳动产品。没有表现为劳动产品的就不算是劳动。所谓表现为劳动产品,是指劳动产品必须让自己或他人感知到。既不能让自己感知又不能让他人感知,就是什么也没有。存在于大脑记忆中的知识必须对人的行为有指导作用,否则是不能肯定它的存在的。劳动产品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有形产品是指直接表现为有形物质的产品,并以有形物质产品作为认同目标的产品。无形产品是指借助有形的工具或载体所表达的无形的信息或情感,并以其中的信息或情感作为认同目标的产品。无形产品一般是以语言、文字、声音、图象、电磁波、表情、形体及行为等方式表达的。无形产品一般也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而存在,但是人们不是以其依附的有形物质载体为认同目标,而是以载体所承载的信息和情感为认同目标。知识是无形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形产品的重要表现形式。知识与信息在概念上是交叉甚至等价的,只是我们****惯上把知识当成是有组织的、系统化的、功能明确的信息,而把信息看成是没有相互粘合、组织在一起的、并且功能不确定的知识。第二,我把没有经过交换的劳动产品称为非商品,非商品也是劳动产品。没有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吗?显然不是。现实生活中,以经验、信息、意见等为表现的知识及其它无形劳动产品是人类社会劳动实践的产物,也同样凝结了人类社会的一般劳动,它们大多没有进入交换领域,但是,它们的价值却得到了人类社会的认同。非商品性知识作为人类社会劳动创造的产物其规模是庞大的,虽然它们大部分没有进入交换领域,从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