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包装产业发展概要编制: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北园区时间:二○一二年二月1前言一个及其设计研发理念,是该国经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包装产业不仅涵盖了包装产品的设计、生产、印刷、包装原辅材料供应、包装机械以及包装设备制造等多个生产领域,其包装制品还参与到第一至第三产业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包装产业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包装产业也面临着如何发展特色包装,循环发展的挑战。鹤壁市作为全国首批7个循环经济试点市,响应国家号召,创新思路,提出发挥在那特色包装的设想,这正是鹤壁市遵循循环经济的具体体现:通过发展包装,形成特色包装产业,以此来推动鹤壁市经济飞速发展。2一、鹤壁市、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一)鹤壁市概况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下辖浚县、淇县、山城区、鹤山区、淇滨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面积2182平方公里,总人口161万,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境内煤炭、电力、水力、镁、铝等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镁加工之都”、“国家金属镁加工产业示范基地”。下辖的浚县、淇县为国家和省历史文化名城,区位优势明显,是豫北城市群中心,也是晋冀鲁豫四省十四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京珠高速、107国道、鹤濮高速、鹤晋高速穿城而过,构建起了豫北高速公路十字交通枢纽;北京—广州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长冶—兖州铁路在鹤壁设站,通向山西方向的鹤壁—辉县高速公路等为鹤壁带来了丰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历史、丰富的地产资源、四通八达的交通以及勤劳创新的鹤壁人民,为鹤壁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亮丽的城市名片,鹤壁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市”、“全国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全国建筑节能示范市”、“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市”、“全国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全国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示范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河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二)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鹤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12月,201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城北、金山、东杨3个工业园区,形成了“一区三园、竞势发展”的良好态势。三个园区中,城北园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金山园区以金属镁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东杨园区以节能环保为主导产业。开发区秉承“规划先行、产城一体”的理念,坚持“开放、开拓、创3新、创业”的发展宗旨,紧紧围绕建设高技术含量、高层次人才聚集、高产出效益的独具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金属镁加工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承接消费电子信息产业转移重点区、河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河南省示范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开发区。目前,入驻工业企业近400家。2011年12月31日,金山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示范园区入选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备选园区(全省19个),被命名为“鹤壁市金山产业集聚区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园区”。二、鹤壁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重大机遇1、国家重大决策的机遇2010年、2011年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在全国引起了如火如荼的讨论,2011年9月,国家正式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高成长性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等产业,改造提升具有传统优势的化工、有色、钢铁、纺织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形成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群。建设郑州汽车制造基地,推进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支持新型显示、信息家电、新一代信息通信产品等发展,建设郑州、漯河、鹤壁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鹤壁市位于中原经济区的中心。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区13城市之间合作的加强,已经突破了单纯的行政区划的局限,开始向大经济区靠拢。中原经济区先后组建了30多条行业网络,不仅包括了物资、商业、金融、科技等行业,而且还延伸到司法、文化、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近年,还组建旅游网络,逐步推出中4原旅游文化精品线路,有力地推动了中原经济区旅游大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种区域间的协作和融合,为鹤壁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不仅可以与经济区内其他城市实现信息共享、互通有无,还可以通过区域内的产业对接、合作旅游开发等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三、鹤壁市包装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一)鹤壁市包装产业现状分析1、鹤壁市造纸企业情况目前,鹤壁市有造纸企业10余家,主要产品为新闻纸、复印纸、黄板纸、卫生纸等,纸品年产量15万吨以上。主要造纸企业的具体情况是:(1)、淇县正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