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基于单片机的功放毕业设计.doc

格式:doc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于单片机的功放毕业设计.doc

上传人:2286107238 2016/1/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于单片机的功放毕业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页脚目录1绪论………………………………………………………………………………………………………………………………………………………………………………………………………………………………………………………………………………………………3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63系统具体电路设计…………………………………………………………………………………………………………………………………………………………………………………………………………………………………………………………………………………………………………………………………………………………………………………………………………………………………………………………134测试结果………………………………………………………………………………14参考文献…………………………………………………………………………………15致谢………………………………………………………………………………………16附录………………………………………………………………………………………...、晶体管、集成电路、场效应管四个阶段。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开创了人类电声技术的先河。192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负反馈技术后,使音响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威廉逊"放大器,较成功地运用了负反馈技术,使放大器的失真度大大降低,至50年代电子管放大器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时期,各种电子管放大器层出不穷。由于电子管放大器音色甜美、圆润,至今仍为发烧友所偏爱。70年代的中期,日本生产出第一只场效应功率管。由于场效应功率管同时具有电子管纯厚、甜美的音色,以及动态范围达90dB、THD<%(100kHz时)的特点,很快在音响界流行。现今的许多放大器中都采用了场效应管作为末级输出。80年代,数字功放成为了新一代的宠儿,随着晶体管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新技术的应用,各项实用性指标和可靠性指标都有很大改善,并不断在向更大的输出功率,更小的体积,更轻的重量,更多的功能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如美国CROWN公司的MA-5000VZA功放,其最大输出功率可达4000W/8Ω(桥接,单通道);完善的可靠性设计使它在苛刻的环境中可连续工作,使得生产者可作3年免维护的保证;插入可编程的输入处理模块USP3;可对1-2000台功放的工作状态进行程控调节和各种参数检测。各种完善的可靠性保护措施,使它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可与电子管功放媲美。数字功放的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进展一直较慢。1983年,(脉码调制)数字功放的基本结构。主要技术要点是如何把PCM信号变成PWM(脉冲调宽信号)。美国Tripass公司设计了改进的D类数字功放,取名为“T”类功1999年意大利POWERSOFT公司推出了数字功放的商业产品,从此,第4代音频功率放大器,数字功放进入了工程应用,并获得了世界同行的认可,市场日益扩大,最终将替代各类模拟功放。,要求末级功放管采用分立的大功率MOS晶体管。(1)当输入正弦信号电压有效值为5mV时,在8Ω电阻负载(一端接地)上,输出功率≥5W,输出波形无明显失真。(2)通频带为20Hz~20kHz。(3)输入电阻为600Ω。.页眉...页脚(4)输出噪声电压有效值V0N≤5mV。(5)尽可能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整机效率。(6)具有测量并显示低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正弦信号输入时)、直流电源的供给功率和整机效率的功能,测量精度优于5%。(1)低频功率放大器通频带扩展为10Hz~50kHz。(2)在通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