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实验复习.doc

格式:doc   大小:11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实验复习.doc

上传人:j14y88 2019/12/19 文件大小:1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实验复习.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1、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结构:(1)光学部分目镜、镜筒、物镜、遮光器(有大小光圈)和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2)机械部分镜座、倾斜关节、镜臂、载物台(上有通光孔、压片夹)、镜头转换器、粗、细准焦螺旋。2、目镜无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反眼正物)。3、呈像原理:倒立放大的虚像。(物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成像的清晰程度)4、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二者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直径倍数,即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5、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装镜头)→对光(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俯首侧视镜筒慢慢下降注意镜头和载物台的距离。调节视野亮度只可用遮光器和反光镜)→低倍镜观察找到物像后,把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高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只准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物像清楚为止)6:放大倍数与视野的关系: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像在何方,就将载玻片向何处移。(原因:物像移动的方向和实际移动玻片的方向相反):(1)污点随载玻片的移动而移动,则位于载玻片上;(2)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目镜后消失,则位于目镜;换物镜后消失,则位于物镜;(3)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镜后也不消失,则位于反光镜上。9、放大倍数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用细胞数除放大倍数就是放大后看到的细胞数量(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用细胞数除放大倍数的平方就是放大后看到的细胞数量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脂肪蛋白质材料苹果、梨(白色或近于白色)花生种子豆浆或鸡蛋清试剂斐林试剂甲液::(甲乙液混合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用显微镜观察)双缩脲试剂A液::(先加A液再加B液)结果(水浴50~65℃加热)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橘黄色或红色紫色(不加热,摇匀即可)实验三:观察DNA、: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的NaCl溶液:保持细胞原有形态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休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3、结果DNARNA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试剂甲基绿吡罗红颜色绿色(细胞核)红色(细胞质)DNA主要存在细胞核中,少数存在于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如mRNA实验四: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实验原理:叶绿体的辨认依据: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线粒体辨认依据: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2、实验材料: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3、实验结果线粒体叶绿体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藓类的叶、黑藻的叶试剂健那绿染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