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文档名称:

肛门直肠疾病.ppt

格式:ppt   页数:7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肛门直肠疾病.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1/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肛门直肠疾病.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山医一院普外科2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第二节直肠肛管的检查方法第三节肛裂第四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第五节肛瘘第六节痔第七节直肠癌3 1、肛管:肛管是消化道的未端,上自齿线,下至肛缘,长约3—4cm。齿状线为直肠与肛管的交界线,由肛瓣及肛柱下端组成。是重要的解剖学标志。胚胎时期齿线是内、外胚层的交置处,故齿线上、下的血管、神经及淋巴来源都不同,其表现的症状和体征也各异。第一节解剖生理概要4齿线的临床重要性:①齿线以上动脉—直肠上、下动脉供应;齿线以下动脉|—肛门动脉供应②齿线以上静脉—回流至门静脉,形成内痔齿线以下静脉—回流至下腔静脉,形成外痔③齿线以上神经—受植物神经支配,无疼痛感;齿线以下神经—受脊神经支配,疼痛反应敏锐。④齿线以上淋巴—回流至腹主动脉周围的淋巴结齿线以下淋巴—回流至腹股沟淋巴结52、直肠:直肠是大肠的未端,上接乙状结肠,在齿线处与肛管相连,长约12~15cm,外科解剖学观点将直肠分为上段直肠与下段直肠,以腹膜反折为界,上段直肠的前面和两侧有腹膜覆盖,前面的腹膜返析成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如该陷凹内有炎性液体或脓液积贮时,直肠指诊可协助诊断;如有盆腔脓肿可穿刺切开直肠前壁引流,下段直肠全部位于腹膜外。6直肠粘膜紧贴肠壁,内窥镜下与结肠粘膜易于区别,看不到结肠粘膜所形成的螺旋状皱襞,但在直肠壶腹部有上、中、下三条半月形的直肠横襞,内含环肌纤维,称为直肠瓣。直肠下端由于与口径较小且呈闭缩状态的肛管相接,直肠呈现8~10个隆起的纵形皱襞,称为肛柱。肛柱基低之间有半月形皱襞,称为肛瓣。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围成的小隐窝,称肛窦。窦口向上,肛腺开口于此,窦内易积存粪便,易于感染而发生肛窦炎。肛管与肛柱连接的部位,有三角形的乳头状隆起,称肛乳头。肛瓣及肛柱下端即组成齿状线73、直肠肛管的生理功能:直肠有排便、吸收和分泌功能。可吸收少量的水、盐,葡萄糖和部分药物;也能分泌粘液以利排便,正常情况下,直肠内基本无粪便,肛管呈关闭状态。排便时,结肠蠕动,储存于乙状结肠内的粪便下行进入直肠,使直肠壶腹膨胀,引起便意和肛管内括约肌反射性松驰,机体自主松驰肛管外括约肌,同时屏气增加腹压,粪便排出体外。肛管主要的功能排泄粪便。8第二节直肠肛管的检查方法检查体位:①左侧卧位②膝胸位③截石位④蹲位⑤前俯位92、检查方法:①肛门视诊②直肠指检③肛门镜检查(图)④乙状结肠镜检查⑤纤维结肠镜检查⑥影像学检查⑦功能检查10第三节肛裂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的小溃疡。常引起剧烈疼痛,经久不愈,多见于30~40岁中年人,裂的方向为纵裂,—1cm棱形或椭圆形,绝大多数在肛管后正中线上,也可在前正中线处(女性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