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唐山博物馆设计说明.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唐山博物馆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x11gw27s 2019/12/21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唐山博物馆设计说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唐山博物馆位于修葺后的凤凰山公园东侧,东临龙泽南湖,西靠凤凰山,是以现有的三座旧建筑(唐山博物馆、工人文化宫、工会)为基础重新整合加建而成的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原有建筑面积为10,828平方米,新建部分建筑面积约为12,33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3,166平方米。新建后的博物馆以唐山古代史、唐山评剧和皮影为亮点展陈,兼有大量的展示空间为其它展陈服务。除展陈功能之外,博物馆还具备收藏、研究、教育、交流等全方位的综合功能,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作为唐山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唐山博物馆又是整个城市文化、休闲链上的一个关键节点、是整个凤凰山开放的空间的一部分,是整个城市的客厅。   建筑设计理念围绕着新与旧的建筑关系、博物馆与公园关系、局部加建与整体系统关系三个课题展开。   一、博物馆与公园关系   在整理后的凤凰山公园中,三栋现有建筑所围合的平面空间几乎与凤凰山山体的面积相同,山体和“C”字型广场构成了公园的两个对立的构成元素;垂直与水平,几何与自然,软质与硬质。就现状而言,这种比例关系还是比较得当,且市民对之已熟悉和认可,因此不要轻易去破坏它。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尺度概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昔日辉煌的广场和高大的建筑,对于今天早已熟知了摩天楼尺度的人们而言,又显得矮小。处理山体与广场关系的第一步是调整高度对比。西楼不变,通过增加南北两翼的高度,来微调广场的高宽比。从广场一侧看,A、E馆局部加高,以满足加建中庭的要求。B、D新建部分更高一些,形成趋向山体的台阶状组合方式。面临广场的加建部分,体量完整、大气。形成有分量轮廓线。由于C馆未变,其长度又长,因此从广场一侧看,凤凰山并没有被挡住,反而在博物馆有弹性的高低起伏的轮廓线下更显得隽秀。从C馆背面看,由于C馆过长,博物馆的现状与凤凰山关系并不好。B、D馆加建后,博物馆的两边界有了高低起伏的变化,对于改变现状的不足,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碎解B、D馆的体量,形成台阶状的迭落平台以及锯齿状的平面凸凹,弱化了B、D馆体量的突兀,与其前脸的几何性相比,显示出自然性的一面。B、D的构成规律相同,但又随着各自所外地形条件不同和内部功能的不同,有着不一样的形体和平面,也活跃了西侧的轮廓线、立面和体量,使整个博物馆与山体的界面由硬变柔、由僵变活。   二、新建筑与旧建筑关系现有建筑高度低,平面面积大,立面沿水平方向展开。新建部分位于西南和西北角落,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体量大。新旧之间形成的这种对比恰恰有利于打破原广场过于平淡的边界轮廓线。由于原建筑高度不高,又是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的微缩,尺度有些不当。因此,利用其中庭空间加建的机会,适当地在离檐口有一距离外抬高其体积,有利于平衡广场的立面。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高大的加建部分的体量,新建筑采用垂直划分的形式,既有得于分解体量,也和老建筑的水平线条形成对比。同时,把南北两翼更好地统一起来,以让出西面面向山体的视觉走廊。由于博物馆空间较封闭,不需要大面积开窗。这种密实的体积如果再用厚重的材料表现出来,会形成外观上过分的沉重感。因此,本设计选用了轻巧的丝网印刷玻璃作为外饰的材料,这也是参考了当今世界几个非常成功的旧博物馆案例,使旧建筑的独立性能更好地体现,同时用轻质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新建筑给原建筑带来的压抑。另一方面,丝网印刷又可使表面图案多样灵活,有较大的可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