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供暖分户计量收费模式研究.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供暖分户计量收费模式研究.doc

上传人:xxj165868 2016/1/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供暖分户计量收费模式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供暖分户计量收费模式研究摘要:本文根据住宅供暖分户计量遇到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提出了各类供暖用户用热量的计算方法和热费收缴模式。关键词:“分户计量、分室调温”技术,可以促使用户按需合理用热,节约能源,并按实际用热量缴纳热费,避免了吃“大锅饭”现象和由此引起的矛盾,也为热费的收缴管理带来了方便。但是热费的收缴并不能简单地按热表读数乘以热价计算,还要考虑户间传热、公摊热量等因素影响,以建立公平合理的收费机制。本文提出一种考虑上述因素的热费收缴模式,供参考。,采用适宜计量的供暖系统和足够精度的热表,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可归结为以下三种情况:≥d0(当地供暖天数)的用户,实际用热量q1i可用各户热表上的读数q1i′表示,q1i′为热费收缴的主要依据。,实际用热天数d=0的用户,因热表相对读数q1i′=0,不能按“表”(即户间传热)[1],作为收缴热费的依据。对户间传热,考虑其传热特性,按稳定传热方式只计算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文献[2]给出了按不供暖用户(房间)室内空气温度tb或按温差修正系数α计算得热量的方法,但使用上不够方便。实际上,标准用户和不供暖用户,若结构、面积、楼层和朝向均相同即边界条件相同,二者差异仅在于tn或Δt即(tn-tw)的不同。设不供暖用户室内空气温度为tb,当传热边界条件相同时,若室温相等认为供暖效果相同,则可把不供暖用户的用热量表示为同类型标准用户用热量的函数,即q1i=ξq1i′(1)式中q1i——不供暖用户的计算热量;q1i′——同类型标准用户的热表读数;ξ——热效系数,表示供暖效果与同类型标准用户的接近程度,0≤ξ≤1。由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可导出ξ=Δt/Δt0=(tb-tw)/(tn-tw)(2)经实测确定Tb后,用(1)、(2)式可算出不供暖用户由邻户传入的热量。表1为根据tn=18℃,tw=-5℃和不同tb计算的ξ值表1热效系数表tb1816**********-5ΔT(℃)、不用热的用户。实际用热天数0<d<90%d0,热表读数q1i′≠0,介于以上两种情况之间。用热量既要计入热表读数,又要计算邻室传入的热量,可表示为①长安大学环境工程学院。邮编:710061FEL:029-2377329q1i=q1i′+ξ(q1i′-q1i″)(3)式中q1i′为第i个部分供暖用户的热表读数,q1i″为同类型标准用户的热表读数,ξ(q1i′-q1i″)为扣除q1i′后应计算的由邻室传入的热量。,无论用热天数多少及热表读数大小,均可用(3)式表示用热量,即q1i=q1i′+ξ(q1i′-q1i″)(3)式中q1i′——本户热表读数,GJ;q1i″——同类型标准用户的热表读数,GJ,当各户q1i″不同时取平均值。ξ——热效系数。由上式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