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认识平均数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冀教版.doc

格式:doc   大小:62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认识平均数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冀教版.doc

上传人:gjh0927 2019/12/22 文件大小:6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认识平均数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冀教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认识平均数及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2、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来源:学科网ZXXK]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用“平均成绩”说明问题的公平性。教学重难点: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教学过程:◆体会平均数[来源:学科网ZXXK]1、出示例1的笔筒图,先让学生数一数每个笔筒中有几支铅笔,再提出例1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表达不同的想法,最后形成一致意见:把5个笔筒中的铅笔集中在一起是15支,算出平均每个笔筒放3支,然后分别放进去。2、教师按照大家同意的方法和计算结果完成操作。然后说明:每个笔筒平均放3支,这个3叫做平均数。◆认识平均数1、教师口述例2投球比赛的事情,并出示两个组同学的投球成绩。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组有几人,每个人投中几个球。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全班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学生考虑怎样比较才是“公平”的。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比较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提出观点供学生讨论,并达成共识。3、提出蓝灵鼠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4、让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个组的平均成绩,并根据两个组的平均成绩说明哪个组的成绩好。◆求平均数1、让学生读例3的文字和统计表,了解亮亮家每天丢弃塑料袋的情况。2、提出兔博士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3、提出“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了解,求出的“3个”不是实际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而是算出的一个平均数。◆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