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ppt

格式:ppt   大小:1,661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ppt

上传人:xxj165868 2019/12/22 文件大小:1.6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二十节:俄罗斯民族风情.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俄罗斯民族风情俄罗斯文学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出现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别林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肖洛霍夫等世界驰名的大文豪和作家。俄罗斯的美术源远流长,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的艺术大师有列维坦、列宾、苏里柯夫、克拉姆斯科伊等。俄罗斯的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歌剧、交响乐和室内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气质,奔放豪迈。俄罗斯的戏剧艺术体裁和形式多样,最早出现在皇宫内,19世纪进入繁荣时期,果戈理的《钦差大臣》等社会戏剧充满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大师。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俄罗斯文坛众多的戏剧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俄罗斯戏剧之父”。俄罗斯的马戏团在俄罗斯也很受人们的欢迎,马戏团团员训练有素,技艺精湛。俄罗斯人有卓越的民间艺术。实用装饰艺术有金属、兽骨和石头的艺术加工,有木雕、木雕壁画、刺绣、带花纹的纺织品、花边编织等。最有名的工艺品有木制套娃、木刻勺、木盒、木碗、木盘等木制品。代表人物:米哈伊尔·格林卡(MikhailivanovichGlinka 1804-1857)又译米哈伊尔·伊凡诺维奇·格林卡。俄罗斯作曲家,民族乐派。1804年生于斯摩棱斯克之诺沃巴斯科伊,出身于富裕地主家庭。在圣彼得堡受普通教育期间,于1817年师从约翰·菲尔德学钢琴,同时还学小提琴与和声。1833年赴维也纳与柏林,师从西格弗里德·德恩学作曲。返回圣彼得堡后,创作歌剧《为沙皇献身》,1836年首演获得成功。1837年被委派为帝国圣堂乐长。1842年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首演。1844年访问巴黎时与柏辽兹相识,后继续旅行至西班牙,那里的民间舞蹈节奏使他心醉神驰。1847年回国,之后又多次出国旅行。1857年,格林卡在柏林去世,享年53岁。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被人们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格林卡“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影响俄罗斯民族音乐现状的落后为振兴俄罗斯音乐,格林卡在好友普希金的资助下,1830年前往意大利深造,1834年回到祖国《伊凡·苏萨宁》——俄国第一部具有世界水平的真正的民族歌剧、奠定了俄罗斯“人民历史剧”的基础《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奠定了俄罗斯“民间历史剧”基础《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婚礼歌与舞蹈歌曲》。格林卡曲作于1848年。这是一部俄罗斯化的交响乐作品。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都不同,但通过二者的交替对比和变奏,通过威严庄重、活泼欢快等不同情绪的变化,勾画出一幅生动的俄罗斯民间生活风俗画。乐曲以俄罗斯民歌《从山上,高高的山上》和舞曲《卡玛林斯卡亚》为素材创作而成。该曲被视为俄国管弦乐创作的奠基之作。强力集团“强力集团”又被称为“五人强力集团”、“强力五人集团”、“五人团”等。19世纪60年代,由俄国进步的青年作曲家组成的“强力集团”(即新俄罗斯乐派),是俄罗斯民族声乐艺术创作队伍中的一支主力军。“强力集团”的主要成员有5位,他们分别是:巴拉基列夫(1837—1910)是“强力集团“和新俄罗斯乐派的领导人,居伊(1835—1918)、穆索尔斯基(1839—1881)、鲍罗丁(1823—1887)、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普希金的戏剧《鲍里斯·戈都诺夫》成了穆索尔斯基的同名歌剧的基础,古老的俄罗斯史诗《伊戈尔王远征记》在鲍罗丁的歌剧《伊戈尔王》中再现了,梅伊的历史剧成了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歌剧《普斯考夫姑娘》和《沙皇的未婚妻》的良好材料。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雪女郎》、果戈里的《五月之夜》和《圣诞节的前夜》都成了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题材,后来他又以普希金的神话《萨旦王的故事》、《金鸡》为基础,创作了神话歌剧。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科萨科夫强力五人集团图片连线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科萨科夫科萨科夫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穆索尔斯基穆捷斯特·彼得洛维奇·穆索尔斯基(1839~1881),俄国作曲家。1839年3月21日生于托罗别茨县卡列沃村。他主张音乐必须反映实,表现人民的精神面貌。其作品具有民族性和独创性。1863年返回圣彼得堡,,经历了深刻的思想转变,形成了进步的世界观与艺术观。他的民主思想倾向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均产生在这个时期。1881年3月28日卒于圣彼得堡。荒山之夜《荒山之夜》完成于1867年,取材于俄罗斯民间神话传奇。穆索尔斯基去世后,由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于1886年整理并配器。作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