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科学与艺术》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科学与艺术》教案.doc

上传人:相惜 2019/12/23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科学与艺术》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科学与艺术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本文论述的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学****用典型事例论证的方法。,通过结构分析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逐句逐段地读懂课文,把一些概括抽象的话,通过理解,在头脑里形成具体的事物。本文的思想、内容比较深刻,不一定要求全都掌握和理解,认真去读但不刻意追求读懂到什么程度。情感、态度、价值观文章站在思想理论的高度,告诉我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还是准备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我们的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很大的发展。重点与难点重点:把一些概括抽象的话,通过理解,在头脑里形成具体的事物。难点: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教学过程预****解释词语婵娟:指代月亮。共鸣: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的同样的情绪。抽象: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人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它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自然规律:自然科学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性。导入李政道(192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抗战时期在国立浙江大学(当时在贵州省)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1946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50年获博士学位。1950-1951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1951-1953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3-196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理论物理学教授,1963年起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和杨振宁合作,解决了当时的θ-τ之谜──就是后来称为的K介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方式:一种衰变成偶宇称态,一种衰变成奇宇称态。如果弱衰变过程中宇称守恒,那么它们必定是两种宇称状态不同的K介子。但是从质量和寿命来看,它们又应该是同一种介子。他们通过分析,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提出了几种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不是守恒的实验途径。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因此,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并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第二部分:第2--10段,具体论证论点。第三部分:第11--12段,综合论述科学和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学****课文、阅读第一段,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真理的普遍性”指的是什么?意思是: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创造性的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种艺术品更是人们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因此,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所谓“真理的普遍性”,对艺术来说,越过时空限制接受和欣赏的人越多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对科学来说,解释的对象越多,应用科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二)、阅读第二部分,理清本段的层次第一层(第2—6段):谈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第二层(第7—10段):讲科学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三)、“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