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浅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程序保障.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程序保障.doc

上传人:sssmppp 2019/12/23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程序保障.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程序保障"21=)宽严相济既是刑法立法政策,也是刑事诉讼立法政策,刑事诉讼立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较好地体现了宽严相济的要求。"宽"主要体现在:大力推进非羁押措施的适用,完善不起诉制度,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建立刑事和解制度,建立未成年人犯罪从宽特别诉讼程序,增加社区矫正规定等方面。“严"主要体现在:严格刑事强制措施,增设特殊侦查措施,律师会见权的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等方面。为了实现宽严相济刑事诉讼政策,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现代刑事司法理念;遵循立法宗旨,细化立法规定;建构科学的办案考核机制。【关键词】宽严相济;刑事诉讼法;修订;程序保障【写作年份】2016年【正文】—、宽严相济:刑事诉讼立法政策的应有之义004年12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正确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严历打击,绝不手软,同时要坚持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2016年12月,***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出要注重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2016年3月1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在工作报告中,都强调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2016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至此,"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正式成为当代中国最为重要的刑事政策。[1]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对刑事案件以及刑事被告人的处理,“该宽则宽,该严则严,有宽有严,宽严适度。"[2]宽严相济既是刑事司法政策,也是刑事立法政策有的同志认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一项刑事司法政策而不是刑事立法政策。至今为止,中央文件的正式提法,比如说《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只说它是刑事司法政策,并没有说它是基本刑事政策。"将宽严相济确认为我国新时期的刑事司法政策,它表明了我国新时期刑事司法政策的新发展,必将推动我国司法理念、司法机制乃至司法体制的革故鼎新,促使全社会认识犯罪更加深刻,对待犯罪更加理性,预防犯罪更加合理,惩治犯罪更加有效。"[3]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笔者赞同最高人民法院张军副院长的观点:"宽严相济不仅仅是刑事司法政策,而是一个基本的刑事政策:立法、司法、法律和刑罚的执行均要遵循这一政策。"[4]马克昌教授曾指出:"如果一个政策只是一个司法政策,而不是一个立法政策,那又如何司法?立法上根本没体现宽严相济,司法又怎能离开立法判案呢?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中央文件上虽然说是司法政策,但它是针对司法领域而言的,并没有把它作为整个地位来界定。所以不能因为它说了是司法政策,我们就一定认为它只能是个司法政策,否则,很多问题都没办法解决,包括对减刑假释要不要贯彻宽严相济。"[5]这一论点言之有理。宽严相济既是刑法立法政策,也是刑事诉讼立法政策“刑事诉讼是将观念中的刑法、纸上的刑法,变为或者说外化为现实中的、个案中的刑法的运动过程。”[6]刑事实体法的适用,必需通过相应的程序来实现,刑事程序的合理设置与严格实施,是实现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重要保障。西方学者对刑事政策则多持一种更为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