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教材的框架体例二年级(下册)的编写体例与一(卜•)、二(上)相一致,仍然由习惯篇、识字、课文和单元练习四个板块组成,练习屮的“口语交际”部分出现了三个前儿册所没有的新面孔一一“说说写写”。(练习4、6、8,“说说写写”代替了“口语交际”。)教材作如此微调,用意有二:一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段提出了写话的要求,教材在本学期作了落实;二是为了更好的向习作过渡。之所以把说说写写安排在二年级下学期,是考虑到写话的时机,安排过早,学生识字数量少、生活积累少,容易让学生对动笔产生畏难情绪,而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汉字的积累,有了三个学期口语交际经验的积累,有了一些生活积累Z后,经过半个学期的写话练习,完全可以水到渠成地完成向习作的过渡。二、关于“习惯篇”的教学本册“习惯篇”安排的是:勤查字典,主动识字。安排这两项跟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紧密相连。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阅读愿望,但他们的识字量不多,阅读中常常会遇到困难。因此,选定“勤査字典”作为本学期“习惯篇”的重点内容,旨在使其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技能和习惯。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们在六个练习中的“学用字词句”板块里安排了有关部首查字法的知识和训练,并在多篇文章的课后联系中安排了有关查字典的作业,以与“习惯篇”呼应,巩固强化。“主动识字”是这一习惯的培养,更是渗透于教材各个板块。这样,通过全册教材的通盘考虑,给学生台,使学生形成独立识字的能力与主动识字的习惯,为其今后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教师在教学屮,要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将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每一次语文学习和实践Z屮。“习惯篇”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养成“勤查字典”和“主动识字”习惯的重要性,并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积累、培养的过程。单元练习屮的“学用字词句”的教学,要充分发挥教材所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活动屮掌握“查字典”的方法。“识字课文”的教学,耍努力让学生体会到汉字造字的一些规律,并指导学生运用规律进行识字。进行生字词的教学,要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来识字、记字,运用查字典来认字、解词,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想出记字的窍门,培养其识字兴趣和主动性。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在H常生活屮做有心人,通过报纸、图书、广告、路牌、电视等齐种途径来识字,以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单靠儿课时的“习惯篇”教学进行培养,而应该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始终,在各板块的教学屮都应得到重视,这样,养成习惯的日标才能到位。(-)关于识字写字的教学木册教科书仍用“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方法安排生字。共安排了393个生字(其屮只认不写的105个,要求能识会写的288个)。本册生字分两部分安排: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专门的识字课文。其中,识字课文采用了三种形式:词串识字、形近偏旁比较识字和认识特殊偏旁识字。编排这些不同形式的识字课文,与培养学生“主动识字习惯”紧密相连,能有效地揭示了汉字结构的规律,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他们主动识字、口主探究愿望。在单元练习中,也安排了一定量这些类型的识字练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识字方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运用机会,以便形成习惯。教师宜发挥识字教材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