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消防基础知识二、几种常用灭火剂和灭火器(一)几种常用灭火剂1•水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最廉价的灭火剂。水灭火剂的主要缺点是产生水渍损失和造成污染、不能用于带电火灾的扑救。.泡沫灭火剂:是通过与水混溶、采用机械或化学反应的方法产生泡沫的灭火剂。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窒息作用,泡沫灭火剂的主要缺点是水渍损失和污染、不能用于带电火灾的扑救。.干粉灭火剂:是用于灭火的干燥、易于流动的微细粉末,由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粉末组成。主要是化学抑制和窒息作用灭火。扑救金属火灾的专用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的主要缺点是对于精密仪器火灾易造成污染。.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灭火剂,在自然界中存在也较为广泛,价格低、获取容易,其灭火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主要缺点是灭火需要浓度高,会使人员受到窒息毒害。•卤代烷灭火剂是靠化学抑制作用灭火。卤代烷灭火剂主要缺点是破坏臭氧层。目前常用的卤代烷灭火剂有1211和1301两种。第二篇:建筑防火基本知识第一章建筑物耐火等级第一节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以下几种等级。A级:不燃性建筑材料 B1级:难燃性建筑材料B2级:可燃性建筑材料B3级:易燃性建筑材料第二节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一、(非燃烧体)金属、砖、石、混凝土等不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为不燃烧体(以前也称非燃烧体L被用作承重构件。。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和微燃立即停止。3・燃烧体用可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这种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或发生微燃,而且当火源移开后,仍继续保持燃烧或微燃。如木柱、木屋架、木梁、纤维板吊顶等构件都属燃烧体构件。二、••温度标准曲线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其内的温度是随着时间变化的,分别取时间和温度作为横、纵坐标。-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热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以小时表示。(1)材料的燃烧性能。(2)构件的截面尺寸。(3)保护层的厚度。4•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1)失去完整性。(2)失去绝热性。(3)失去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第三节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的划分基准和依据用耐火等级来表示建筑物所具有的耐火性。一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所有构件的耐火性决定的,即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柱、梁、楼板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我国现行规范选择楼板作为确定耐火极限等级的基准。在制定分级标准时首先确定各耐火等级建筑物中楼板的耐火极限,然后将其它建筑构件与楼板相比较,在建筑结构中所占的地位比楼板重要的,可适当提高其耐火极限要求,否则反之。把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分为一、二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分为一、二、三、四级。各耐火等级的建筑物除规定了建筑构件最低耐火极限外,对其燃烧性能也有具体要求,因为具有相同耐火极限的构件若其燃烧性能不同,其在火灾中的情况是不同的。二、建筑物耐火等级的选定条件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三、火灾危险性分类(一)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的火灾危险性是按照生产过程中使用或者加工的物品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类的。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其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其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层数和占地面积的选择一、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设计新厂房时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慎重地选定厂房的耐火等级。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应与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相适应。例如,丙类生产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丁、戊类生产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四级。耐火等级及层数方面及占地面积都要符合《防火规范》。二、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建筑面积设计库房时,按照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及储存要求,慎重地选择库房建筑的耐火等级,进而在此基础上采取其他防火技术措施。《建规》、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高层民用建筑的分类和耐火等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根据高层民用建筑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将其分为两类。并规定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