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皂君庙发射机房的回顾片断.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皂君庙发射机房的回顾片断.doc

上传人:iris028 2019/12/25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皂君庙发射机房的回顾片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皂君庙发射机房的回顾片断2009-05-14皂君庙发射机房的回顾片断播出部郑督皂君庙发射机房工作简略回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电视台3个无线频道,曾在皂君庙机房发射,其间持续了8年多(1986-1995)。那年代北京没有线电视,接收电视信号都靠共用天线或者自架天线。1995年底,我台无线信号都从中央塔发射,播出部发射科终於完成历史使命。我当时在皂君庙发射机房负责维护21和27频道、两部30千瓦的发射设备,所以只能简单回顾皂君庙发射机房的工作。0年代初,播出部发射科长田方,与赵志诚、王方3人,在中央广播电视发射9塔工地,228米高度的尚未封闭的机房,冒着大风和高空作业危险,安装我台新发射机和周边设备。此期间由周宜根副主任直接负责发射机房,记得当时在皂君庙发射机房工作过的,老一代的有郑重威,以及侯克恕、袁路、王庆霄、代丽行、伊国庆、洪建军、朱国庆、王卫平、钱大成、杨浩、冯焕斌、郑督等人。这些年得到北京广播器材厂的支持和保驾,祝志超就是当时厂房派来的技术人员。当时固态发射机(全晶体管化)尚未成熟,使用的还是电子管(以及速调管——电子管的一种),这4部(后为5部)发射机维持3个频道播出。电子管发射机体积庞大,国产21频道蒸发冷却速调管发射机,2只外腔式速调管到我胸口那么高,粗细犹如水缸,腔体遍涂红色,好不威风。庞大的发射机四周围起来是一个套间,四五个人可进去围着坐。皂君庙发射机房,与我齐胸高、水缸粗细的速调管腔体旧式电子管发射机内有几千伏乃至2、3万伏高电压,每次检修都要把安全闸落下,确认机器无人检修后才能加电。两部30千瓦发射机顶部有粗大的蒸汽冷却管道、几百公升的储水箱,气势有点像蒸汽机:风冷式发射机的铁皮风道则像是集中空调。发射机几十部大小风机转起来噪音很大,跟前说话听不见,值班人员只能在远离发射机值班室。周二下午检修时,大家穿着蓝大褂工作服和雨鞋,钻进带套间的空气滤尘室,水龙头接上胶皮管,冲洗一片片滤尘网,鼻子和脸都是黑的。给水箱加水时,经常每人提着两桶20公升蒸馏水,几个人轮番小跑,提上三四十米远,登上3米多高度水箱加水。那时候老同志吃苦在前——周宜根、侯克恕、王庆霄、代丽行......,不得不令人称谓——这毕竟是我台的一段历程、一代人的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一种精神那个时代的大功率发送设备,运行起来怎么样呢,当时国产的发射机居多,因技术水平的限制,维护量还是比较大的:有的设备国内只试制了2台,还属个例。正是设备出故障,才锻炼人的水平和能力;进口机故障率虽低,锻炼人的机会也少。但是再好的进口设备,也需要我们自己的技术,必要时对其加以改造,使之适合我们的“国情”和“台情”。如果什么事都让公司来干,我们技术人员起码要当“明白人”,要不人家怎么说就怎么是,还要我们干什么,我不提倡“苦行僧”主义,但始终持此观点,也是我一辈子的体会。下面回顾对进口发射机实施的两次大改造。改造日本NEC公司发射机30千瓦双工器这是1993年的事情。双工器是发射机的重要部件,过去电视发射机的图像和声音是分别放大,最后由双工器来合成,双工器价格占发射机整机成本1/4以上,体积和重量也占整机的1/4以上,它由负温度系数金属精密加工成,技术指标高,机械精度高,调试测试要求高。原装的NEC30千瓦发射机工作在21频道(BTV-2),后来发射机改成27频道(先转播教育台,后来是B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