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57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9/12/27 文件大小:1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王志扬******@sohu一、 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二、 课程理论的历史发展三、 课程理论的基木问题四、 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五、 教学理论的基木问题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七、 教师专业化一、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一) 课程与课程理论(二) 教学与教学理论(三)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课程与课程理论1•课程课程涉及“教什么”的问题,是教育的一个永恒课题。(1)词源分析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但其意与现代不同;宋代的朱熹提到,“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人作T夫”,指功课及进程。外国:"currere",名词“跑道”,动词“奔跑”;curriculum,英国教育家斯完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2) 几种典型的定义课程即教学科冃(学科)我国古代的课程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欧洲中世纪初的课程有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七艺。强调学科的知识体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心智发展及师生的互动。②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把教学的范I韦I、序列和进程,纳入课程的定义,但何谓“有计划”,标准差异很大,并只能局限在可观察方面,而忽视的学生的体验。③课程即预期的学****结果北美的理念: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结果和H标,即从手段转向tl的;但课程目标由课程决策者制定,而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二者不可能完全一致。④课程即学****经验该定义试图把握学半实际学到些什么,关注的是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到的意义,而不是要学生再现的事实或要学生演示的行为;定义过于宽泛,包含了学生的个人经验,使对课程的研究无从下手。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该定义依据的基本假设是:个体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个体社会化;课程应该反应各种社会需要,以便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但社会文化屮存在大量的偏见、不公正等,课程如不加批判地再生产社会文化,就会使这些现象永久化。课程即社会改造激进的观点,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现存的社会制度的束缚,“学校要敢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课程的重点应该放在当代的社会问题、社会弊端等方而,使学生具有批判的意识。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社会改造的理解有本质的区别。(3) 本课程概念界定: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理论(1) 定义: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课程的设计、编制和课程改革的理论。课程设计理论包括研究课程系统的结构、地位、相互联系和自我更新等问题;②课程编制理论包括研究课程编制的各种模式,如课程的L!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课程改革理论包扌舌研究课程改革的要求、意见,用教育学的观点分析其合理性和确切性,衡量对个人实践的影响,检验适应地方情况的程度等。(2) 《学记》中关于课程理论的论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3) 古希腊柏拉图、亚里斯多徳等人的课程思想,对酋方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 课程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发端于美国课程理论专家博比特的《课程》一书的出版。课程理论流派(1) 学科结构课程理论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被广泛运用于课程设让和课程实践中代表人物:布鲁纳、施瓦布学科结构组成:-•是组织结构:指说明一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基本方式,同时也阐明该学科的边界;二是实质结构:指探究过程中要回答的各种问题,即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三是句法结构,指学科中收集数据、检验命题和对研究结构作出概括的方式。基本观点:认为知识是课程不可或缺的耍素,强调耍把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并月•特别重视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和结构,把学术性作为课程的基木形式。(2) 社会改造课程理论盛行与20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巴西的弗莱雷主要观点:该理论不关注学科的知识体系,而是认为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來组织课程,帮助学半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即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并把它们付诸社会行动;其核心观点认为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现存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盛行于20*t纪70年代以后代表人物:杜威、罗杰斯主耍观点:该理论主张应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耍、能力和态度等为基础来编制课程:课程的核心不是学科内容、不是社会问题,而是学生的发展;课程的内容不是既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变化而变化的。、教学与教学理论:1、教学:词源分析:中文:甲骨文中的“教”、“学”教:教授、教诲、教化、令使等学:学****学问、知识****得、掌握等《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西文:教学:teach,learn,instruct,teachandlearn;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