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爱国音乐家的民族情怀.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爱国音乐家的民族情怀.doc

上传人:zgs35866 2016/1/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爱国音乐家的民族情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爱国音乐家的不朽民族灵魂——献给波兰爱国音乐家十八世纪下半叶,波兰开始衰落,领土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波兰人凭借不屈的信念,凝聚整个民族的力量,多次进行争取独立的武装起义,才不致亡国。经过近一百五十年的斗争,波兰取得了民族解放,结束了波澜起伏的战火年代。在这一百余年的战火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爱国音乐家,从某些层面上说,这些爱国音乐家的诞生鼓舞了波兰人民,有力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价的精神财富,决定了波兰的历史命运。一、伟大钢琴诗人的固执爱国情怀——肖邦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1849),自幼喜爱波兰民族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18岁时,肖邦已表现出断然的个性和独创风格。有一位作曲家能像肖邦那样使钢琴发出如此优美的音响,他创造了钢琴歌唱的幻觉。他运用优雅而精致的装饰,开创了细腻的踏板效果。他的色彩性的和声处理得很有独创性,并且对后来的作曲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十九岁时已经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1829年至1831年间,肖邦在华沙、维也纳和巴黎各地举行了多场音乐会,受到各方高度评价。1830年波兰爆发反对外国势力瓜分波兰的起义,肖邦忍痛离乡移居巴黎,后来各地演出辗转西欧各国。1831年7月,肖邦曾经决定离开维也纳返回波兰,但途中突然得知起义失败,于是怀着悲愤的2心情,怒吼着“波兰不会亡!”,创作了《革命练****曲》(《C小调练****曲》),这首乐曲悲愤、激昂,曲调忽而上升忽而急剧下降,好似猛烈的咆哮,把自己的悲愤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波兰民族在华沙起义失败后顽强不屈的意志。尔后辗转各地演出,所到之处,无不高堂满座,广受好评。晚年,爱国情怀尤为强烈,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创作,把一腔热血化为音符,自称“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极其痛苦。命运弄人,在肖邦达到荣誉巅峰后,肺结核也越发严重,最后在1849年于巴黎去世。遵照遗嘱,“死了也要嗅着祖国泥土的芳香离去”,好友将其心脏运回波兰,安置在画沙圣十字大教堂。舒曼评价其为“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虽然离开人世,但是,他的心永远在祖国人民中间跳动,他的音乐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留给了祖国,也留给了世界。二、音乐、钢琴,政治、人民,“祖国第一,艺术第二”——帕德莱夫斯基伊格纳西·帕德莱夫斯基(1860—1941)国际著名钢琴家,波兰共和国新独立时期的总统,在伦贝格,克拉科夫,牛津和耶鲁大学任过大学名誉博士远,在第十九和第二十世纪初帕德雷夫斯基成为波兰最主要的浪漫主义作曲家。还未成年的帕德莱夫斯基已经是欧洲著名的作曲家,他的音乐有不整齐的美,而大多数音乐,反映了爱国爱人民,以及展现丰富的音色的变换。帕德雷夫斯基出生在1860年11月6日,波兰的东部的小城镇的瓦纳卡机场,接近乌克兰边境。很小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他很快3就受到他父亲的政治影响,革命理想主义熏陶。十八岁,他毕业于华沙音乐学院,成为钢琴教授。两年后,来到了柏林,他开始研究浪漫主义作曲家的作品(其中就包括肖邦的作品)。返回波兰后,在移居到维也纳之前,他为家乡人民进行了多次钢琴演出。之后他从师著名钢琴家,莱谢蒂茨基,不仅在音乐上受其指导,在个性、人生观上也受其影响。尔后与欧洲各国进行多次钢琴演奏表演,渐渐闻名世界。钢琴上的卓越天赋使他他于1888完成了钢琴协奏曲,五年后又作《波兰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