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设计者:***** 单位:***********小学动手操作科学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12—13页《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材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是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机械,本节课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知道这两种机械的作用。这节是传统的机械单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跟前面的杠杆、轮轴相比,难度要小,这种机械没有变形,形式单一,学生容易认识。在课堂上通过科学实验活动希望帮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机械原理,也将把学生引向滑轮组的探索中。所以《定滑轮和动滑轮》这节课必须由学生自己去探究,亲自动手实验。从而进行观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实践操作中获得收获。【学情分析】定滑轮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太熟悉。因为它的位置比较高,比较隐蔽,真正见到过的为数不多,动滑轮也常与吊钩组合在一起,也不易看到,所以学生对这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所以老师在课前要注意搜集一些滑轮的照片,最好是在学生周围熟悉的,但不太注意的滑轮图片,使学生感觉到它与我们生活的接近。【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2、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3、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验证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首先我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视频)。这是我们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你注意到了吗?画面中的升旗手轻轻拉动绳子,旗杆上的什么装置帮助我们把国旗升上高空?(学生回答:有滑轮)2、(出示课件)细心观察的学生发现,原来在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你知道这个滑轮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吗?(板书:位置不变)3、(出示课件)定滑轮的定义:像这种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板书:定滑轮)【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展示播放升旗视频资料,启发学生猜想在旗杆的顶上有什么样的装置吗?从而引出了滑轮的问题,出示滑轮。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结构。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二、动手操作科学探究(一)模拟升旗,感受定滑轮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1、你愿意当升旗手吗?(教师指定一位学生借助定滑轮把这面小国旗升起来。)其他同学观察我们的升旗手手向哪个方向拉动绳子?小国旗向哪个方向运动?2、你看清楚了吗?发现了什么?(手往下拉绳子,国旗往上升。)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板书:改变用力方向)升旗时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呢?(使工作方便)(二)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1、教师提问: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呢?2、学生猜测: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要研究的问题    定滑轮是否能省力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