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通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doc

格式:doc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通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1/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通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通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攻坚阶段,是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一节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十一五”时期,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人民高举中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双重机遇,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三化”进程,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60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8%;,年均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0亿元,年均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42亿元,%。——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57:29。工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601亿元,是“十五”,%;新型能源、新型煤化工、玉米生物、绿色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特色装备制造、建材、医药化工八大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0%;工业园区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7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3%。龙头企业及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牧户32万户,占总农牧户数的64%。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336亿元,年均增长17%。——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铁路线路里程达到1138公里(新改建铁路773公里);公路线路里程达到17293公里(新增公路里程8146公里),所有苏木镇通油路;“引乌入通”引水工程、霍-通-沙500千伏输电通道一期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电力通道设施项目如期完成。通辽至沈阳、通辽至长春等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天然气、热力等供应能力和污水、垃圾等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初步成效。%,草原植被盖度达到52%,科尔沁沙地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累计减少沙化面积1150万亩。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如期完成规划目标。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899元和6295元,%%。,%。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启动。推出了一批科尔沁文化艺术精品,建成科尔沁博物馆等一批有影响的公共文化设施。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实现新的提升,民族体育项目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政府机构改革、农村牧区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取得新进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以市医院为试点的公立医院改革,事业单位逐步建立以合同管理为主的新型用人制度。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累计招商引进项目资金1200亿元、。总体看,“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实现全面振兴面临新的挑战:一是经济总量小、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仍然突出;二是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三是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贫困人口特别是蒙古族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繁重;四是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五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六是对内对外开放层次有待提高,领域有待拓宽。同时,更要看到我市推动科学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一是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以及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二是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我市有望加速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三是自治区逐步加大对蒙东地区的政策倾斜。“十一五”是全市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城乡面貌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民生保障力度加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十二五”,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共同拼搏,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就能够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二节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