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复习]教学案例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实验中学董丽丽.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复习]教学案例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实验中学董丽丽.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12/30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复习]教学案例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实验中学董丽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复****教学案例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实验中学董丽丽《苏州园林》教学案例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实验中学董丽丽2004年3月26日《苏州园林》教学案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一、设计思路:教学目标:,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其中,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和从反复诵读、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学****本文抓住事物特征,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教学难点。教学步骤:一、激趣以导入多媒体投影课前大家搜集的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师生边欣赏边交流感受,通过创设情景,激发起学****兴趣,导入新课学****二、,熟悉课文内容。、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研读第二段。三、,合作探究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要求大家边读边标画关键句,并尝试在课本空白处做旁批。重点学****第五、六段,通过反复诵读,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讲究”介绍的很清楚了,苏州园林的“画意美”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为什么还要写7、8、9、10段呢,去掉行吗,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四段,思考交流。四、巩固以拓展(含作业)、感悟。,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说明一幅画。(提示:可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介绍。)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处处入画注意:角落、门窗、色彩二、教学过程:《苏州园林》教学实录伴着优美的古筝曲,多媒体投影课前大家搜集的苏州园林的图片(波形廊、海棠春坞、涵青亭等),师生边欣赏边交流感受。生1:难怪大家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呢~苏州真美~生2:我还看过这样一句话“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真是令人神往。师:的确,凡是游览过苏州园林的人,没有不为苏州园林典雅别致的造型,处处入画的设计赞叹不已的。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22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苏州,他不仅对苏州园林有着深厚的感情,还有着深入的研究。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叶圣陶先生的介绍,一起走进苏州园林。师: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生:(自由朗读)师:请同学们谈一下对本课的收获、感受或疑问。生讨论交流后回答。生1:读了课文我知道了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不同凡响。生2:苏州园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生3:苏州园林的建筑绝不讲究对称。„„生4:老师,第四段中作者说“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为什么说“不仅是技术”,师:你问的很好~那么,“艺术”与“技术”有什么不同呢?生讨论后回答:“艺术”富有创造性,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技术”只是操作方面的技巧。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给人们带来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