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DRFS联合侧后方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DRFS联合侧后方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9/12/30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DRFS联合侧后方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DRFS联合侧后方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关键词】 腰椎滑脱;DRFS;棘突;植骨融合近年来,随着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迅速深入,新型脊柱内固定器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对滑脱节段获得复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了新认识,大多主张行后路经椎弓根螺钉技术内固定器,椎板切除或扩大开窗神经根减压加外侧横突间植骨或椎体间植骨融合。这样可恢复椎体高度,防止再滑脱,扩大椎间孔及椎管,神经功能得以恢复,改善了腰骶部外观,缩短康复时间,且有效地提高了融合率。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5年3月,采用DRFS联合后外侧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1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女8例,男4例,年龄30~59岁,平均年龄44岁。病程3~10年不等,术前均行腰椎正侧位片,双斜位片,示有峡部裂,按Meyerding分型,其中L4滑脱Ⅰ度2例,Ⅱ度5例,L5滑脱1度2例,2度3例,无1例Ⅲ度滑脱。进一步CT扫描,均证实峡部裂,其中有6例伴有椎间盘突出。  症状与体症 所有患者均有腰痛,以站立,行走,弯腰活动时为重,伴有下腰段不稳感,腰臀部酸胀感,有的有神经根刺激症状,下肢无力或间歇性跛行。腰前凹加深,棘突呈阶梯状8例,下肢感觉减退5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6例,会阴区感觉减退2例。  手术材料 DRFS系统[1]是由北京协和医院研制的新型腰椎复位固定系统,又称协和钢板。为钛合金短节段螺钉一钢板内固定系统,由两块钢板和4枚椎弓根螺钉螺母组成。钢板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提拉端,呈15度角,椎弓根钉分为固定钉和提拉钉,紧固螺母下端为圆弧形,旋紧时可在钢板的槽式结构上滑动,同时完成提拉复位,撑开椎间隙和重建腰椎生理性前凸的能力,并以最牢固的方式锁定螺钉,其上方为加强锁固螺母。植入骨来自减压时取下的棘突和椎板。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全部为硬膜外麻醉。以L4滑脱为例,取L3S1棘突间后正中切口,暴露L3S1间椎板及小关节外缘。a)减压:用棘突钳整块咬下棘突,在保护好硬脊膜的情况下,蚕食法或经峡部裂处切除椎板,保留好备用。彻底行侧隐窝减压解除神经根压迫,将断裂椎弓根内的疤痕组织及增生的黄韧带清理干净,显露滑脱椎的椎弓根,一侧牵开硬膜可见阶梯状椎体前移,切开椎间盘的纤维环,用髓核钳切除干净所有的髓核组织。b)固定:采用Weinstein法并结合直视神经根下确定椎弓根进针点,向内倾斜10度,保持与椎体终板平行,插入定位导针,经C形臂***确认位置正确后,攻丝,拧入椎弓根钉,放钢板,先固定尾端,使钢板近端后翘,以套筒扳手交替拧紧近端2枚提拉钉螺母,产生提拉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