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上博竹书《子羔》琐记.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博竹书《子羔》琐记.doc

上传人:q1188830 2019/12/31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博竹书《子羔》琐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博竹书《子羔》琐记            马承源先生主编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①与读者见面了。看着放大后的竹简照片,在赞叹楚文字精妙之余,也向竹简的整理者表示由衷谢意。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也就没有我们阅读的欢乐。今仅就《子羔》篇中的一些字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还请专家指正。一《子羔》第二简“孔子曰:钤也,舜来于童土之田”。我们要讨论“钤”和“来”二字。先看释为“钤”的字。简文作:A此字原书隶作从“来”从“田”,读为“来”。按:《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乙1》⑤“啬”字作:C战国文中“目”或从“目”之字作:F陶汇    2007-01-13        4·15“看”⑦H《战国文字编》814页E从“宀”与F同;所从的“”与G所从“目”形近;下部所从与I同。因此,E似可隶作“眡”,与《说文》“视”字古文同,释为“视”。    2007-01-13        简文“视”似读为“帝”。“禔”、“祗”二字古通。如:《易·坎》:“祗既平。”《释文》:“祗,京作禔”。《墨子·非命上》:“祸厥先神禔不祀。”《天志中》禔作祗。“鍉”、“镝”二字古通。如《史记·陈杞世家》“销锋鍉”。《集解》引徐广曰:“鍉一作镝”。《说文》:“啻读若鞮。”因此,从“氐”声的“视”字可读为“帝”。简文“观于伊而得之帝三也”。“伊”是帝尧的母姓,“尧”《子羔》第二简称“伊尧”。详参该书186页。《大戴礼记·帝系》:“帝喾卜其四妃之子,而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也,曰姜原氏,产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也,曰简狄氏,产契;次妃,曰陈隆氏,产帝尧;次妃曰陬訾氏,产帝挚。”《子羔》简中帝喾的前二个妃子,及后稷、契、尧都出现了。“帝三”即三帝,指哪三个帝,待考。    注: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②汤余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2007-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