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4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第4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金属在外力作用下,随着力的增加,可先后发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直至断裂。金属受力后表现的这三个过程,在此要着重研究塑性变形呢,这是因为在生产实际中存在着许多与塑性变形有关的问题。例如:①许多机械零件为了性能和尺寸的要求,要进行压力加工,如:锻造、轧制、冲压……,这些加工工艺的主要特点,就是使材料的形状和尺寸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不能自行恢复的变形——塑性变形;②冷压力加工中的塑性变形还能提高材料的某些力学性能;③金属的一些强度指标σe、σs、σb,都是反映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对塑性变形的抵抗能力。所以,塑性变形是一个很有用的变形状态。塑性变形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它们的机理是什么?另外,经过塑性变形后的零件,再加热时,又会出现什么情况?这就是本章要学习的内容。 金属的塑性变形——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一、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作用在单晶体上的外力,可在任一晶面上分解为正应力()和切应力(),其中(p62图4-1)正应力()可引起弹性变形和解理断裂,切应力()可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形式:(p63图4-2)?滑移?孪生多数情况下的塑性变形为滑移。???? 金属的塑性变形————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位移的现象。:1)滑移只能在切应力下发生;p63 图4-2(发生滑移的最小切应力为临界切应力)2)滑移常沿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发生;p63 图4-3滑移面:发生滑移的晶面;滑移方向:发生滑移的晶向;滑移系:由一个滑移面和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构成。p63表4-1滑移面和滑移方向通常是晶体中的密排面和密排方向。3)滑移量是原子间距的整数倍;滑移线;滑移带。p63 图4-4、54)滑移的同时伴随原子的转动;p64 图4-6(计算表明,当滑移面和滑移方向与外力轴向都呈45°角时,滑移方向上的切应力分量τs最大,最容易产生滑移。5)滑移是通过滑移面上位错的运动来实现的。p64 图4-7,图4-8。滑移的同时伴随原子的转动(计算表明,当滑移面和滑移方向与外力轴向都呈45°角时,滑移方向上的切应力分量τs最大,最容易产生滑移。)滑移是通过滑移面上位错的运动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