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高考古诗词鉴赏.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古诗词鉴赏.doc

上传人:zhufutaobao 2019/12/3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古诗词鉴赏.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考古诗词鉴赏高考古诗词鉴赏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二年,753,进士,曾参与节度使幕府,大历末为检校祠部员外郎。张继一生官位不显,是一个关心人民生活,敢于正视时代苦难的诗人。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注]?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江枫,江边枫树。渔火,渔人的灯火。对愁眠,指作者怀着羁旅乡愁睡下。?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寺建于南朝梁代,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初诗僧寒山曾在此寺,因而得名。夜半钟声,当时寺院有半夜打钟的****惯,多见于唐代诗人的吟咏。[鉴赏提示]这首诗是广泛传诵的名篇,在艺术上很有特色。首句写霜天夜景,暗指时令属秋,统摄全诗。接着写江枫渔火。再由远及近,写出了朦胧月光下寒山寺的轮廓,这些是所见。诗人还写了所闻,月落时的乌啼,寒山寺夜半传来的钟声。于寂静的景物描绘中,杂以对声响的描写,更衬托出秋夜的幽静。同时这首诗对景物的描绘首尾相应,以首句的“月落”、”乌啼”,同末句的“夜半”、“钟声”相呼应。诗中还很讲求设色,把霜、月的明亮和江枫、寺院的暗影交织在一起,又用渔火来烘托霜月冷白,使人感到色彩明丽而不单调。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官监察御史,与柳宗元友善,政治思想亦接近,两人同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运动失败被贬谪。初贬朗州司马,后转连、夔、和等州刺史。二十年中有六次来去洞庭。《望洞庭》是他转任和州刺史时写的,写出了君山的秀丽。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镜未磨,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注]?酬,酬答,因别人赠诗而作诗应答。?巴山楚水,泛指四川、湖广一带。刘禹锡被贬到今湖南、安徽、四川等省做地方官。二十三年,刘禹锡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九月被贬,到唐敬宗宝历二年,826,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谪。?怀旧,怀念老朋友。闻笛赋,指晋向秀所作《思旧赋》。这里指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翻似,倒好像。烂柯人,据《述异记》载,晋代王质入山砍柴,遇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棋还没有终局,见斧柄已烂,回到乡里,已过了百年,同时人都已死去。用这个典故,是表达人世沧桑之感。这两句说,怀念故友,只能空吟《思旧赋》,回到故乡,就像那传说中的烂柯人。?侧畔,旁边。千帆,形容过往船只很多。病树,指枯朽的树。万木春,指万木欣欣向荣,生机勃发。这两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着世人纷纷得意,正奔赴在仕途上。?君,指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长,振作,增长。[鉴赏提示]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北归洛阳,在扬州遇到白居易。【高考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素材集锦100篇,其二,】高考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素材集锦100篇,其二,。在饮宴中,白居易写了《醉后赠刘二十八君》,对刘禹锡长期被贬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来答谢他。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是诗人借对白居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