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防暑降温管理规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防暑降温、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管理职责、程序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的防暑降温管理活动。,负责组织高温条件的测定、防暑降温用品的审批,负责组织员工健康检查和职业卫生教育。、设备的管理。。。。,应对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高温作业予以充分的考虑,采取措施减少操作者同热源的接触。,应将热源布置在车间夏季主导风的下风侧。,将加工完的灼热工件尽快移至室外。,采取必要的隔热措施,如设置热绝缘、热屏档、水幕等。、降温措施,对整个车间进行全面换气,加强自然通风,把热空气排出去。,如:总风扇、喷雾风扇和空气淋浴等方法。。在采用空气调节机组时,室温一般应为24-28C。,设置工间休息室,室温可在28-30°、合乎卫生要求的饮料、含盐饮料(包括盐气水、茶水、中药、各种汤类等),-%。、多次,并根据个人需要、自由饮用为宜,不应暴饮。:a)A级标准,;b)B级标准,;c)C级标准,;d)D级标准,。,按表1确定。,按劳动强度指数大小分为四级,见表2。表2体力劳动强度级别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劳动强度指数I<15II>15-20III>20—25IV>,按照工作地点WBGT指数和接触高温作业的时间将高温作业分为四级,级别越高表示热强度越大,见表3。表3高温作业分级接触高温作业时间(min)WBGT指数°C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8-3941-42>43<120IIIIIIIIIIIIIIIIIII121-240IIIIIIminIVIV——241—360IIIIIIIIIIIVIV————361>IIIIIIIV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