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健康饮食.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健康饮食.doc

上传人:drp539602 2020/1/2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健康饮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每个人的情感表现方式不一样,每个人的情志变化差异也不一样,所以情志养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不一样的理解;生活中常常见到有些人因情志过极而导致一病不起,所以中医有“百病生于气”之说,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对于情志养生,你的理解是什么呢? 精神内守病安来《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经》中说:“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这都是说,人若能充分利用喜乐这种良性情绪和心态,对气血的调和畅达是很有好处的,是有益于养生保健和健康长寿的。其方法就是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要学会自我愉悦,自我安慰,要善于主动发现和寻找生活的乐趣。要能做到知足者常乐,自得其乐,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笑一笑,十年少”,笑,的确是治病的良药。生活中,很多人喜欢与别人攀比,要知道“人比人气死人”。攀比,必然使人产生无尽的烦恼,烦恼缠身,又必然饭吃不下,觉睡不香,久而久之,就会致病魔缠身,如此,则谈何健康长寿?所以,《内经》中讲,要“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事若知足心常乐《内经》中说的这种“恬惔虚无”的心态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很多人在气头上都爱说“没有过不去的坎”,但真正遇到具体事情时,却又是毫厘不让,寸土必争。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天翻地覆,甚至一气之下,就此“驾鹤西去”。与此相反,《红楼梦》中的贾母则不然,她可谓一个贤达聪慧女性的代表。贾母之所以能在那个“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高寿至83岁,重要的就是她心宽神宁、豁达仁厚、乐观开朗。她虽年高,却爱看戏,一副“老小孩”性格,常与儿孙们猜灯谜取乐,和晚辈、下人打成一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能做孩子们的大朋友。她对周围的人慈祥宽厚、和蔼可亲,深得晚辈们的拥戴和孝敬。古云“仁者寿”,“乐者寿”,“事若知足心常乐,人能无求品自高”。这显然是符合《内经》“恬愉”、“无为”、以德养生的观点。人的一生“不顺心事常八九”,若能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保持从容平和的心态,做到“事大事小,过去就了”,对于身心健康自然会有好处。 养气练精全吾神良好的精神修养,不是天生就有的。人的精神心理的修养,要在静守中去体验,才能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有真人者,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这在今天来讲,就是修炼静功,调心、入静,或静坐,或站桩,总以清心入静,排除杂念,一心体会体内气血运行的变化,久而久之,则真气充沛,五脏安和,形神健旺,自会长寿。甘肃省名中医李少波高寿百岁,鹤发童颜,思维敏捷,正是得益于他毕生修炼“真气运行法”而从不懈惰。可见,人要健康,不仅要适量的体力劳动、体育运动,还要有适度的修心静养、脑力劳动。只有“神静则心和,心和则形全”。 温馨提示:想要保持健康,必须形神兼养,而且养生这条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要大家踏踏实实,相信就会健康长寿。关于2012年的各种预言流传已久,随着12月21日的逐步逼近,人们心中所产生的不安情绪也随之日益深化。消除恐惧去迎接更美好的未来,别再退缩了,点击28宿时代网,进入金翅大鹏鸟所守护的天空,让我们一起集气,快乐、健康、和平,告别黑暗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