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4
文档名称:

建筑材料教师工作手册、大纲、教案、进度表.doc

格式:doc   页数:8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材料教师工作手册、大纲、教案、进度表.doc

上传人:1557281760 2016/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材料教师工作手册、大纲、教案、进度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学院教师工作手册2015—,客观反映各项工作,实事求是地填写各种表格的规定栏目。,以免遗忘或疏漏。、简明扼要。,并签署意见。。、课程教学学生考勤表、课程教学平时成绩登记表、听课记录表、试卷质量分析表等需要一份以上的,请到系部教学秘书处领取,并按本手册要求填写相应内容,期末装订好与本手册一同上交。如在教师工作手册上不能进行填写的教学元素,请打印出粘贴在相应位置或装订好附在工作手册最后。(第三周检查)(第三周检查)3、教学进度表(第三周检查)4、教学大纲模版(第三周检查)5、教案模版6、导学生情况(十九周上交)7、加教研活动情况(十九周上交)8、课记录表(十九周上交)9、课班级学生平时出勤与表现情况记录表(十九周上交)10、成绩登记表(十九周上交)11、成绩分析表(十九周上交)12、实验室建设、科研课题完成情况记录(十九周上交)13、科研成果统计表(十九周上交)14、业务进修情况表(十九周上交)15、学期小结(十九周上交)16、学期教师业务工作登记表(十九周上交)17、调停课模版(需要调整课程的可以进行下载打印)4教学工作基本规范院教字〔2010)31号为使教学工作逐步规范,形成严谨的教风,在总结教学实践、学****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要求。第一章备课第一条掌握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或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目的与任务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依据。教师在接受课程教学任务后,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教学大纲或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所授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课程的体系与范围、深度与广度以及课程对实践训练及教学方法方面的要求等,明确所授课程与其它纵向、横向课程的关系,使前后左右相互衔接,以避免脱节与重复。备课要认真研究德育的要求,要把育人放在首位,把学科的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起来,把育人寓于知识传授之中。第二条吃透教材首先应熟悉教材的结构及体系,对其学科的基本结构达到融会贯通;第二,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的要求;第三,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第四,正确处理新旧知识、感性与理论认识、重点与一般知识的关系;第五,发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努力将思想性结合于科学性之中;第六,了解教材中蕴含的方法论因素,把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教“方法论”为主,把教“书”为主转向以教“学”为主。第三条全面了解学生讲课的对象是学生,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能力、兴趣爱好、学****态度、学****能力、学****方法、学********惯、学****效果及学****风气等,以便正确地确定教学内容的深浅,知识面的宽窄、份量的轻重、进度的快慢,并有的放矢地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效果最佳。5第四条精选教学的基本内容,突出“三基”选,就是要有所取舍,有所侧重;精,就是要经过提炼,要少而精。精选,就是要经过精心提炼与选择,紧紧抓住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抓住重点、难点和疑点。以讲清基本概念,强化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的重点,抓住那些理论结构严密又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内容,在阐明理论的同时,着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第五条设计教学程序,优选教学方法要认真设计教学程序,确定好每节课的目标、要求和重点、难点,同时对安排的内容、采用的教法、使用的教具、板书的编排、课件的设计、实验的程序、作业的选择等作慎密的考虑。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着重考虑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地学****强化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第二章讲课第六条写好教案教案是授课的基本依据,它构成讲授内容的完整结构与完整的思路并对教学方法有严密的安排。上课前必须认真准备好教案或多媒体课件,力求熟练,使讲课时能运用自如。第七条按课表上课教师应根据课表准时授课,不迟到、不拖课、不提前下课。上课前应认真填写教师日志(包括授课日期、顺序、授课内容摘要、课外作业、以及学生缺席、迟到情况)。第八条努力做到“少而精”讲课必须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少而精”,就是讲基本的内容,讲精华、精髓的东西,就是讲“能举一反三”的“一”,把教材变厚为薄。由传统的“讲三练二考一”变为“讲一练二考三”,力在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第九条讲清基本概念,强化知识的应用对所讲授的内容要做到:概念清晰,定义准确,逻辑严密。学****理论的6目的在于应用,因此,要求教师授课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重在知识的应用,重在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力,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十条提倡“启发式”,废止“注入式”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