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毕业答辩论文开题报告第一部分模板.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毕业答辩论文开题报告第一部分模板.docx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0/1/2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毕业答辩论文开题报告第一部分模板.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毕业答辩论文开题报告第一部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第一部分 1现实意义中国法学1直都是从1种理想状态来建构和引导法治实践的,我们缺乏1种从中国法律运行的现状出发,缺乏1种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和学术****惯。某种程度上由于认不清现实,甚至缺乏常识导致纸面上的法无法转化成行动中的法。诚如著名法学家埃利希所言,法的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法学或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因此只有考察法律所寄身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认清社会主体的行为惯性以及文化观念心理倾向,认清社会结构和机理,然后把法律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中,这样才能在完善规则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规则之治。如果说法律是1种地方性知识,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法律就需要对地方性特征有1个准确的把握,具备某种普适性的法律不能当然地顺乎逻辑地在1个作为地方性存在的社会中施行,只有兼顾普适性和地方性两个方面良法才得以产生并得以适用和遵守。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开始针对中国的法律土壤进行探索和研究,比如苏力对中国基层司法状况的调研,梁治平对中国法律传统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都是针对法律自身的地方性知识研究,而对与法律相关的规则与社会研究则略显不足。法律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1种是和其它手段在互动中相辅相成进而实现社会的秩序和价值,1些类法律的规则和其它社会控制手段的作用不可小视,甚至在特定社会情境中法律反而成了1种背景性知识,类法律规则或其它社会控制手段才发挥着真正的实质作用。中国当代的法治进程已经基本上实现有法可依,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却面临种种困境。现实中很多法律问题或法治困境的产生已经不再是无法可依导致的,而是法律实现过程出了问题。《老子》有云: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罗伯特。 c。埃利克森在《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1书中指出:法律制定者如果对那些会促成非正式合作的社会条件缺乏眼力,他们就可能造就1个法律更多但秩序更少的世界。而本文所要试图探究的潜规则正是1种会促成非正式合作的社会条件,潜规则在历史上曾经1度颠覆置换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法正式制度,即使在礼法正式制度处主宰的社会里,潜规则依然发挥着庞大的社会控制功能,直至今日,中国社会依然存在很多的潜规则,人们在某些社会活动中能够不遵守法律,但不敢不能或不愿违反潜规则,能够说很多法律制度的实效是和潜规则的存在分不开的。而中国法律学者对于潜规则这1特有的中国地方性知识,这1在社会中发挥很大威力的社会条件的漠视和无视,能够说在1定程度上使得潜规则大行其道而任由法律旁落。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对于潜规则的研究1定程度上能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法律土壤和社会条件,进而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法律人所梦寐以求的法治。 2理论意义1、西方法学的演进笼统地能够把西方的法学历史分为:自然法——实证法——活法这样1个脉络。法律从天堂降到人间,再从人的大脑降到人的脚下,1种自上而下的知识传统和学术脉络大抵能够作如是看。在西方法学界,自然法学的研究绵延不断至今,分析实证法学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似1股狂潮席卷整个法学领域,发轫于20世纪初期的法社会学更是异军突起,止现在成3足鼎立之势。自然法学虽然香火不断但却式微,分析实证法学自身存在的种种不足使其不断地受到责难,而法社会学把法律带出法学家的阁楼走向宏大而又精细的社会中,赋予了法律1鲜活的生命,现实主义法学、法律经济学运动、批判法学运动、法人类学等等新领域都是在法社会学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