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孩子爱告状,正确的化解法.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孩子爱告状,正确的化解法.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20/1/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孩子爱告状,正确的化解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孩子“爱告状”,正确的化解法“爱告状”是孩子在幼儿期的比较常见现象,幼儿花样百出的告状行为,往往令老师不胜其烦,如果处置不当,会给幼儿心理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爱告状,是孩子阶段性的正常现象。福建省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林贤浩指出“爱告状在幼儿期比较明显,是心理发育和人际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然减少以致消失”。幼儿在开始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有了沟通和表达的需求,但还缺乏深度思考,想什么就说什么。“告状”既是孩子和他人沟通的方式之一,又是独立处理问题尚未成熟的表现,它。所以,“爱告状”是孩子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作为老师应有正确的认识,面对这样的孩子要有心理准备,需要我们耐心、科学合理的应对。二、孩子没有好坏之分,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我们用“爱”将他们抚慰。成长是一个过程,不能因为几件小事就把孩子判断为好孩子和坏孩子。事实上,如果想让一个人往更好的方面发展,最简单最好的办法是赞美他已经具备了这个特征,就是欣赏他、鼓励他和赞美他。不能因为孩子犯一点点错误,老师就表现出“不耐心”,“不喜欢”。老师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可以明确的告知孩子老师不喜欢不赞同的是他的“某某”行为,希望他做出何种改变。孩子即使有错,也要让孩子明确地感知到老师对他的的喜爱,比如通过语言、目光以及动作。三、耐心倾听、,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孩子在“告状”的时候,无论多么的“不值一提”,都要鼓励孩子努力全面的说下去。不要打断或者斥责孩子,如果孩子一时说不清楚,,同时适当地安慰,这样既让孩子感觉被重视,又锻炼了他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让孩子改掉“爱告状”的习惯,是利用以后的每一次教育机会,而不是本次的“粗暴”阻止,如“你好烦”“不要告状”等。有学生告状遭老师斥责后,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打击,抹杀了孩子的积极性,慢慢的就不爱说话,甚至在教学活动中不敢或不愿发言。更严重的是老师不能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孩子们的心里话不愿意跟老师说,久而久之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就拉大了,有的学生还会因为积压在心中的委屈,得不到宣泄而产生逆反心理。所以,作为教师,不要轻易阻止孩子表达的权利。四、不同情况,分别对待1,危险来临,都要鼓励表扬幼儿及时的告诉老师。教师在平常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都要让孩子知道只要发现危险发生,都要及时反映,如同学在危险的地方玩耍,有同学和陌生人聊天等。安全教育无小事,让孩子学会识别危险、判断危险,当危险来临知道怎么办。2,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要让幼儿换位思考。幼儿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从自己出发,而不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幼儿之间经常会出现意见不和、争夺玩具等现象。有一方就会告诉老师,以求得公正裁决或给予保护。如果老师对幼儿的告状不予理睬,或批评告状的幼儿,这会使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且会混淆幼儿的是非界限,挫伤幼儿的正义感。如果鼓励幼儿告状,他们则争相模仿,什么鸡毛蒜皮的事也告到老师那里,幼儿独立处理彼此间小纠纷的能力得不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