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3
文档名称:

【课外读物类】王世谋略.pdf

格式:pdf   页数:2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课外读物类】王世谋略.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7/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课外读物类】王世谋略.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王世略谋
明王余佑撰
李月明
马强编译
北京燕山出版社
(京)新登字号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王世谋略(明)王余佑撰;李月明,马强编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Ⅰ王⋯Ⅱ①王⋯②李⋯③马⋯Ⅲ谋略Ⅳ
中国版本图书馆数据核字()第号
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号
新华书店经销
北京仰山印刷厂印刷
× 毫米开本印张千字
年月第版年月北京第次印刷
定价: 元
编者
王世略谋
提高威信
春秋初期,齐桓公刚刚当上诸侯盟主的时候,居住在北方的戎族经常侵
扰中原国家,威胁很大。有一次,北方的燕国又受到山戎的侵犯,燕国国君
就派人到齐国来求救。齐桓公和管仲一商量,认为征服北方的山戎,既可救
燕国之危,提高齐国在诸侯中的威信,又可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以便集中
力量对付南方的强敌楚国,于是决定亲自统帅大军去援助燕国,结果,桓公
和管仲与燕庄公一起率领军队,经过十人艰苦的追击,一直打到北方的孤竹
国,不仅打垮了山戎,还灭掉了孤竹国,山戎的首领密卢和孤竹国君答里哈
都破除掉了。
齐桓公胜利以后,决定把原来山戎和孤竹方圆余里的土地送给燕
国。燕庄公不敢接受,说自己是靠齐国的帮助才保全了国家,怎么还敢要这
么多土地呢?齐桓公就对他说:“这些地方离齐国很远,我也没法来管理。
这些地方很重要,只要你能治理好,使戎狄不敢再来侵犯,并按规矩向周天
王进贡,我也就满意了。”于是,燕庄公接受了这里土地。桓公回国时,
燕庄公为了表示感激,热情地亲自送桓公,两人谈得很投机,结果不知不觉
送出了燕国界多里。齐桓公发现后,对燕庄公说:“按周礼的规矩,诸侯
送诸侯,是不能送出自己国家的边境的。我怎么能违礼呢!”他坚持又把这
里齐国的土地给了燕国。
齐桓公去救燕国,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进一步确立齐国的霸主
地位。他把山戎、孤竹的里土地和齐国的里土地送给燕国,正是要向
诸候们表明自己不贪图财富,做事公道。结果,当时的各国诸侯知道了这件
事,都对齐桓公很敬佩,齐桓公的威信更高了,齐国的霸主地位进一步得到
了各国的承认。
下求贤诏
汉高祖刘邦做了汉朝的第一个皇帝后,十分渴求贤材,于是下了一个征
集人材、招募贤良的文告。他在文告中说:“历代的帝王没有超过周文王的,
霸主里没有超过齐桓公的,而这两个人又都是得到贤人的帮助才建立起功名
的。现在天下就不乏贤能、聪慧之人,可值得忧虑的是君主不去接纳他们,
所以贤士们没有进身的途径。现在我靠上天神灵和贤士大夫们的帮助平定了
天下,把天下作为一家,希望长久地统治下去,奉把宗庙,代代相传。贤人
们已经和我一同平定了天下,还望帮我使天下安定兴盛。如果贤能之人和我
一同做事,我一定使他们显贵。我现在下诏令,宣扬我的旨意,使天下人明
晓。御史大夫周昌下达给相国,相国萧何下达给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达给
郡守,如果有美名和美德相称的人,一定亲自劝他出来,替他准备车马,请
到相录他的相貌和年龄以及事迹。如果发现贤良之人而不向上报告,
一经发觉,就免除当事者的官职。老弱病残的人,不要送来。”
汉高祖刘邦以霸主自诩,从长远统治出发,把选用贤良能士作为他帝王
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求贤诏表现出了一个封建帝王高瞻远瞩、今人不让古
人的进取精神。
开明天子
由于汉武帝的东伐西讨,南征北战,军费开支极其庞大,致使国库枯竭,
这样,大量的开支转嫁到国内的老百姓身上,赋税沉重,官差频繁。各地的
官吏还暗中加重赋税,挨门挨户地勒索、催逼。再加上水灾,大批的农民离
开本乡投奔外地,流离失所,变成了流民。汉朝关东一度曾有流民万,
其中没有户口可查的就有万。汉文帝在位时,朝廷上的大臣建议把那些没
有户口的人送到边疆去。汉文帝一听,不禁龙颜大怒,把大臣们批评了一顿,
说:“老百姓为什么离开本乡?这是不法的官吏逼出来的,要惩罚就惩罚那
些贪赃在法的地方官吏,怎么能惩罚无辜的老百姓呢?如果把万无罪的流
民送到边疆上去,这不是叫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动荡不安吧?应该赶快想办法
把他们安顿下来,帮助他们从事耕种,”
汉文帝不愧为一代开明天子,见识的确比那些大臣们要高。他的旨意贯
彻之后,流民人数大减,社会秩序也在短暂的时期内安定下来了。
以德化民
汉文帝自从即位以后,有一年,刚刚打退了匈奴的进犯,就遇上了天灾。
先是大旱,赤地千里,紧接着又是蝗灾,飞蝗铺天盖地,庄稼颗粒无收。黎
民百姓饥寒交迫,无以为生。面对这种情形,汉文帝下了一道诏书:各地王
侯不必进贡;开放禁止百姓进入的山林和河流;减少公家所用的衣服和车马;
精简机构和官员;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听任百姓卖粮,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