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doc

格式:doc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doc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声现象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发声停止振动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速是340m/s。2、乐音特征有音调、音色、响度。音调的高低决定于物体振动的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Hz。响度大小取决于振幅。3、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音调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叫做次声波。许多生活中的例子都可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和信息。根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4、弦乐器发出的声音是靠弦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弦的粗细、长短、松紧有关。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5、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介质、正常的人耳。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6、双耳效应使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源方向。,真空中光速最大,速度是3×108m/s=3×105km/s。在其它介质中,CV?,但空气中光速近似等于真空中速度。,1光年=×1012千米。(光在一年内走过的距离。)。日月食、站排、瞄准、坐井观天都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橙、黄、绿、蓝、靛、紫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例如,雨后的彩虹。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混合以后是白色。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混合以后是黑色。、漫反射两种。它们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等于入射光线。光在反射中光路可逆。,是因为光射到物体表面发生了反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同一物体,是因为光射到物体表面发射了漫反射。、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平面镜成像特点有物体经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成虚像、物、像相对镜面对称——正立、等大、等距。),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面镜应用:汽车的观后镜。凹面镜的应用:太阳灶、手点筒的聚光碗。,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10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某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某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f)。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也称会聚透镜。,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称发散透镜。13.(1)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折射后方向不变。(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透镜焦点。(3)过透镜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平行主光轴。14、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U?2ff?v2f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眼睛、摄影仪U=2fv=2f倒立等大实像测焦距f?u?2fv?2f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电影机U=f不成像探照灯U?f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凸透镜成像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相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物在外而像在间,物在间而像在外。实像倒立且两侧,虚像正立且同侧。实像上下左右皆相反,虚像上下左右皆相同。凸透若想得实像,物像距离最小4f。像(距)大物(距)则像放大,像(距)小物(距)则像缩小,像物(距)等则像等大。1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已画好的直线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并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能在光屏上接受到烛焰的像。16、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性质;投影仪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性质,投影仪上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放大镜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性质。望远镜和显微镜都有两组镜头,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物体的叫物镜。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幻灯机的镜头。但是二者的目镜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17、人眼是一个“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