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出版说明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爱好文学的青年为
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
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
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
——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
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
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
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
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
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
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它将帮助青年朋友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学的素养。它是青年朋友阅读、欣赏外国文学作品
的良好的向导和游伴。
这套丛书由若干分册组成,每一分册基本上介绍一位作家和他的代表作
品。每一分册既是一本独立、完整的著作,又是全套丛书中的一个单元;分
则为册,合则成套。
这一分册介绍的是十九世纪法国的小说家、戏剧家大仲马和小仲马的生
平和他们的代表作品《古塔奇案》、《基督山伯爵》和《茶花女》。
大仲马
“仲马”的由来
一七八○年,一位名叫德·拉帕埃特里的法国贵族,从圣多明各岛回到
了巴黎。他是一个农场主。陪他一起回来的是他的儿子,一位十八岁的英俊
青年。青年人的母亲是一个名叫赛赛特·仲马的黑奴。当时住在岛上的法国
贵族与黑奴生孩子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如果生男孩,就带回法国,生了女孩
就留在本地。
德·拉帕埃特里给他的儿子取名托姆·亚力山大,使他受到了良好的教
育。但他的前途是捉摸不定的。因为不管怎么说他是私生子,又有一半的黑
人血统。德·拉帕埃特里既吝啬,又放荡,七十九岁时又同他的女管家结了
婚。托姆·亚力山大一气之下,请求父亲允许他参军。他的父亲回答说:“那
很好,但是我作为德·拉帕埃特里侯爵,退役的上校,不能允许那些不三不
四的大兵把我的名字挂在嘴上,你必须换一个名字去参军。”儿子回答说:
“好,我用仲马的名字报名。”他参加了龙骑兵团,从此开始了“仲马时代”。
这位第一代仲马身材魁梧,目若流星,肤色微黑,具有异国情调。双河汇流,
似乎给他增加了无穷的生命力。他是一个大力士,可以骑在马上,双手把住
马厩棚顶的横梁,能用两腿把马夹起来;他能够把四只手指插入四支枪口,
把枪和手臂举成一条线。在战斗中他十分英勇。革命的风暴使他青云直上。
他先被任命为“美洲黑人自由团”的上尉。一七九二年升为中校,一七九三
年九月已升为师长,投将军衔。
老仲马从上尉到将军都是一个忠实的共和派,在抗击共和国敌人的战斗
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由于他过分直率,在远征埃及时,他越来越不满意
拿破仑的骄横,发展到直接顶撞,从而失掉了拿破仑的欢心,他因此请假回
国。经意大利时被俘,几乎被毒死。一八○一年停战,他才与被俘的奥地利
将军马克交换而获释。回到祖国后又被软禁在他的小小的庄园中。一八○六
年,这位三十五岁时就统帅三军的戎马英雄与世长辞了,享年只有四十岁。
第二代仲马,我们习惯地称为大仲马,是在一八○二年出世的。父亲去
世时他只有四岁。
大仲马未得到任何遗产,孤儿寡妇也未能从拿破仑那里请求到任何抚恤
金,甚至未能请求到孩子的免费教育待遇。拿破仑干脆拒绝按见老仲马的妻
子。当一些人提醒拿破仑关于老仲马的赫赫战功时,拿破仑说:“再不许你
们在我面前提起此人的名字!”
童年的大仲马机灵好动,大胆任性。母亲和姐姐教他读书,进步很快,
但算术却学不进去,只学到乘法为止,再也不能前进一步。他只写得一手好
字。母亲想让他学声乐,可是他的嗓音不行,后又让他学击剑、射击。这很
对他的胃口。
大仲马和他的母亲虽然被无情无义的拿破仑抛弃,但他们一直忠于共和
派思想。一八一五年,两位参加反路易十八的将军被捕,只十二岁的大仲马
把一批黄金和枪支转交给被囚的将军。接着是“百日事变”,滑铁卢大战,
路易十八终于上台。这时候如果大仲马同他的母亲申请恢复侯爵爵位还是有
可能批准的。但是大仲马对母亲说:“叫我仲马吧,我不希望要别的名字,⋯⋯
而且,如果我放弃了父亲的姓氏,而用上我根本不知道的祖父的姓氏,我父
亲在天之灵会怎样想呢?”
母亲非常喜欢儿子有志气。她领了一个卖香烟的执照,租了铜匠的一间
屋子,做起了小本生意。
铜匠的儿子奥格龙斯·拉德尔什在巴黎某处做办事员。他回家探亲,向
大仲马介绍巴黎的花花世界和巴黎的文坛。这使得大仲马十分向往。他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