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共106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肠内营养组52例,其中男32例,女20例,年龄59~86岁,胃癌9例,小肠肿瘤10例,结肠癌16例,直肠癌17例。对照组54例,其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58~75岁,胃癌10例,小肠肿瘤11例,结肠癌18例,直肠癌15例。上述疾病中胃癌、结肠癌和直肠癌均在手术前分别从胃镜或肠镜中获得病理学依据,而小肠肿瘤均在手术后获得病理学依据。~30cm处,或术中空肠造瘘置管,术后12~24h内肠鸣音恢复后开始自鼻肠管缓慢滴入5%糖盐水250ml(滴速20~40ml/h),无明显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后将能全力(荷兰Nutricia)500ml用5%糖盐水500ml稀释,开始缓慢滴入(滴速10~20ml/h),若无不良反应后,逐渐增加滴速(40~50ml/h),12h后改为能全力500ml滴入,术后48h增至1000ml,术后72h后每日滴入1500ml(含热卡1500kCal,,热氮比131∶1),滴速60~100ml/h,同时可进食流质饮食,术后1周左右停止灌注,病人进食半流饮食。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输液、静脉营养等治疗,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①体温:手术前一天及手术后每天下午2时测量患者体温,连续观察7天;②肠鸣音恢复和肛门排气:每天上午和下午两次检查患者有无上腹部振水音,肠蠕动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由患者自诉,并从回病房时间开始倒计计算;③首次下床时间:统计手术后第一次下床距手术日的时间;④手术后疲劳积分(Christensen’s评分):所有患者分别于手术后1天、3天、1周和2周,对疲劳记分进行1次评估。疲劳的定量:使用目视模拟计量表估计疲劳的主观感觉,每次测试均由同一名调查者向病人解说清楚分级以图示法告诉患者计量表的标度(1~10)。患者在其他情况不知晓和对以往的测定值不作讨论的情况下,即完全排除主观意念下进行单独记分。标度1~2:健康,表示剧烈活动才引起疲劳,睡眠时间正常;3~5:轻度疲劳感,即体力活动时易有疲劳感觉,睡眠时间无增多;6~8:困乏感,睡眠时间需要明显增多,全身肌肉无力较明显;标度9~10:疲劳,表示不能进行日常活动。,等级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Ridit分析。(表1)表1围手术期体温变化与对照组比较,*P<、排便和首次下床时间比较(表2)表2两组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和首次下床时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P<,**P<(表3)表3手术后疲劳积分比较与对照组比较,*P<,**P<,多数胃肠道手术病人在术前大多处于高应激分解、高代谢紊乱状态,在术后应激状态下营养处于负氮平衡,机体蛋白质代谢旺盛。术后早期提供肠内营养能够增加胃肠道血流并改善吻合口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吻合口愈合,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肠内营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