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临床试验方案临床试验方案篇一:临床试验方案-医药专家网西达本胺片治疗罕见病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II期临床试验方案号(TG0901CDM),2009年3月10日申办者: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宁志强电话:0755-26957727手机:**********CRO: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人:徐家廉电话:021-32503700-806手机:**********保密声明本方案中所包含的所有信息的所有权归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因此,仅提供给研究者、合作研究者、伦理委员会和监督管理部门等相关的医疗机构审阅。在未得到申办方书面批准的情况下,除了在与可能参加本研究的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向其做必要的解释外,严禁将任何信息告知与本研究无关的第三方。,2009年3月10日罕见病新药的II期临床试验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西达本胺片,5mg/片主要目的:评估西达本胺(每周2次,每次30mg)单药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CTCL病人的临床疗效。次要目的:?评估西达本胺单药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CTCL病人的临床安全性。?根据支持性试验阶段的综合临床参数(疗效、耐受性及联合用药的便利性),确定正式试验阶段的给药周期(总剂量相同,给药2周休1周或给药4周休2周)。?开展伴随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和肿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一步分析和确定本品的人体作用特征。根据经典的抗癌化疗药物的两个阶段初步疗效观察的设计,试验分为支持性试验和正式试验两个阶段。支持性试验本阶段通过小样本试验,观察西达本胺治疗CTCL的初步疗效与安全性。如果能够达到预期的疗效,则再扩大样本量进行固定方案的CTCL疗效和安全性正式试验。鉴于西达本胺的作用机制特征,除单药试验治疗敏感肿瘤外,未来临床研究过程中不排除与其它化疗药联合治疗其它肿瘤的可能,而目前多种化疗方案的给药周期多为3周(2周给药+1周停药休息)。在总给药剂量相同的情况下,本阶段研究中将探索3周给药周期与6周给药周期(每组14人)的临床差别,并结合联合用药便利性的考虑,确定正式试验阶段的给药周期方案。正式试验多中心、非随机,单组,开放设计。计划入组50人,均采用固定的西达本胺单药治疗方案,直到疾病进展或安全性原因退出研究为止。在最后一例病人入组完成6周的治疗,并随访1个月后作为数据的截尾日。给药剂量和频率(两阶段相同)剂量为30mg,每周给药两次。治疗周期/疗程支持性试验第一组:一个治疗周期为3周,患者连续服药2周,停药1周;第二组:一个治疗周期为6周,患者连续服药4周,停药2周。试验总体设计治疗计划正式试验根据支持性试验的结果,选择以上两个给药方案中的一个。支持性试验每位患者均服药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时止。统计数据截止至最后一位患者完成6周治疗时。正式试验每位患者均服药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时止。统计数据截止至最后一位患者完成6周治疗并随访一个月。在支持性及正式试验中::在获得知情同意后,通过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肿瘤评估筛选合格患者参加试验,随机分组。:根据进入的组别接受治疗,按规定时间随访,评估疗效与安全性。、PD及肿瘤生物标志物研究(仅在PI所在基地开展):(1)PK和PD:6例患者(不区分其所在的治疗组及试验分期)在征得其同意后,在第一治疗周期的首次和第4次服药的0,1h,2h,6h,12h,24h,48h和72h八个时间点,分别抽血进行PK研究,其中0h,6h,24h,48h和72h五个时间点的血液标本,获取血细胞,用于PD研究。(2)肿瘤标志物:6例患者(不区分其所在的治疗组及试验分期)在征得其同意后,在第一治疗周期服药前和第4次服药后24小时两个时间点,同时取外周血和活检皮肤病灶组织,用于基因表达谱的基因芯片分析。主要疗效指标客观缓解率,包括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次要疗效指标起效时间(TTR)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瘙痒缓解率通过皮肤病变对基线变化的百分比评估病变的缓解情况。同时记录淋巴结和血液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瘙痒症状改善的情况。各项生命体征、不良事件及实验室检查异常。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按照CTC-V3标准判断。支持性试验每组14人,共28人。正式试验50人。目标病人:由于T皮肤细胞淋巴瘤具有异质性特点,本临床研究仅限患有蕈样真菌病/Sezary综合征病人。入组患者须满足以下所有标准才能入组:,伴或不伴全身淋巴结受侵;临床分期为IB-IVA期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