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四方物流物流管理论文【摘要】文章在介绍了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对中国实施第四方物流的需求和基础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继而提出观点,即中国实施第四方物流的条件不够成熟,应该大力提倡“高层次第三方物流”的标准提法,以发挥理论对实际的指导作用,另外对待第四方物流应该采取科学的态度。【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概念物流这一概念,随着人们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需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物流对企业在市场上能否取胜的决定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从本质上说,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主要是由产品的质量、价格以及产品的供给三个在素决定,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对企业的竞争能力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这三个因素都分别直接受到物流的影响。世界经济将在纵向上对工业、供应商、服客、贸易和物流公司进行重新分工,介入生产以及销售环节的物流公司的出现将是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和市场外部条件的变化,“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这种物流形态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西方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物流模式已开始向第三方物流甚至第四方物流方向转变。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一、第四方物流概念兴起的缘由在互联网兴起带来的透明化、供应链的全球化、复杂化以及市场需求个性化等大背景下,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部分先进企业来说,传统的第三方物流暴露了其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在某个行业或某几个企业来看,物流运作也许是高效率的,但由于无序竞争导致不能整合力量,不能为客户提供规范的、全程的、一整套的物流管理和服务。另外一个方面,第三方物流受自身能力的限制,在物流信息、技术不可能满足整个社会系统物流需要,更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于是,第四方物流(4PL)应运而生。1998年,ENTURE咨询公司率先提出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其“第四方物流”的定义为:“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的主要作用是:对制造企业或分销企业的供应链进行监控,在客户和它的物流和信息供应商之间充当惟一“联系人”。从上述定义分析,将资源从社会全局的角度上进行整合,使信息从供应链层次上得以共享,这就是4PL所承担的重任。二、第四方物流原本就是第三方物流应有的题中之意(一)第三方物流内涵分析第三方物流(3PL或TPL),是由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第三方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它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买卖,而是为顾客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第三方物流的特点是:(1)信息化。具体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自动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储存的数字化等。信息化能更好协调生产与销售、运输、储存等各环节的联系。(2)合同化。物流经营者根据合同的要求提供多功能直至全方位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