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什么是诚信的作文第一篇:《诚信是什么作文》诚信是什么作文诚信是什么作文孔子曰:“民无信不立。”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那他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是李白《侠客行》中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美德。那么,诚信到底是什么?诚信就是戒欺“戒欺”,即不自欺亦不欺人。《礼记·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意谓真诚实意就是不自欺。宋代哲学家陆九渊也说:“慎独即不自欺。”即使在闲居独处时,自己的行为仍能谨慎不苟且,不会自欺。可见,戒欺是诚信的重要准则之一。东汉名臣杨震在赴任东莱郡太守的途中,经过昌邑县。昌邑县令王密是他过去推荐的秀才,王密深夜带十斤黄金私赠给杨震。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回答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这番话,很羞愧地走了。杨震“不受四知金”的故事,说明他的道德修养已达到了不自欺的“慎独”境界。只有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做到不自欺,才算是真正的“诚信”.诚信就是过而能改什么是诚信的作文《左传·宣公二年》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亦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韩愈曰:“告我以吾过者,吾之师也。”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哲贤认为如何对待过错,是人是否诚信的重要标志之一。《孟子·滕文公下》载有一则寓言:有一个人每天都偷邻居家的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有道德者的行为。”那人回答说:“那么,我打算减少一些,一个月只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然后停止偷鸡。”这则寓言说明,如果已经知道这样做是不道德的,就应立即改正,何必等到明年!所以,人对于过错应该“迁善如风之迅,改过如雷之烈”.一定要与过错一刀两断,彻底改正。诚信就是信守承诺《左传·僖公十四年》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意思是说,若自己丧失信用,背弃邻国,遇到祸患有谁会同情自己。失去了信用,一旦祸患发生,没有人来支援自己,就必定会灭亡。由此可见,重诺守信是十分重要的。“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讲的就是人要信守承诺的道理。曾子的妻子要去市集,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儿子说:“你就留在家里玩,等我回来后,我就杀猪给你吃。”当妻子从集市回来,看见曾子准备杀猪。妻子连忙阻止说:“我只是跟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不能跟小孩子开玩笑。孩子年纪幼小,不懂知识,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天你欺骗他,就等于教他学你那样骗人。母亲欺骗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并煮了猪肉给孩子吃。“曾子杀猪”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对别人许下诺言,就须认真对待,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切勿掉以轻心,失信于人。在平日待人处事时,我们可先从守时开始做起,然后对家人、朋友信守承诺,以诚信待人。由此看来,诚信可从诠释为:诚实待人,信守诺言,闻过能改。只有诚恳待人,你才会取得信任;只有讲究信用,你才会赢得信誉;只有知过就改,你才会换来尊重。做人,首先是要诚信。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让我们一起带着诚信上路,让诚信之花开遍世界!第二篇:《小学作文:诚信是什么》诚信是什么什么是诚信?大家都知道列宁小时候打碎花瓶的故事吧。一天,列宁到姑姑家去玩,一不小心打破了桌上的花瓶,当姑姑问起来的时候,他的兄弟姐妹们都忙着推卸责任,都说不是自己打破的。列宁犹豫了一会儿,最终承认了错误。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诚信故事。诚信,就是要诚实守信,它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之中。比如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不撒谎,与朋友聚会都守时守约。一个懂得诚信的人,在生活中,在事业上,往往能够比较成功。毕竟对一个从小就学会撒慌骗人的小孩,难到你能期望这样的人也能成为一位流芳百世的大思想家么?诚信,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一个人,如果做到了“诚信”二字,就一定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它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人与人交往应该遵守的原则。记得有一次,我与好朋友约定星期天早上九点钟在商场门口见面,把一本书借给她。谁知那天早上下起了倾盘大雨,眼看约定的时间快到了,我打电话给她,可与她联系不上,怎么办呢?这时妈妈对我说,你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办到,不能失信于别人。我只好冒雨前往。虽然那天我淋湿了衣服,但我遵守了诺言,也获得了友情。诚信是诚恳,诚信是守信,诚信是一句承诺,诚信是许诺后的行动。有了诚信,我们的生活就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笑容,多了一份友善。因为诚信,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第三篇:《诚信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