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隋唐朝的法律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隋唐朝的法律制度.doc

上传人:miaoshen1985 2020/1/8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隋唐朝的法律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讲隋唐朝的法律制度(581年-907年)学****重点:思考隋朝法制对传统中国社会的作用。全面掌握唐朝法制,理解为何其为中华法系的代表。主要内容:第一节隋朝的法律制度第二节唐朝的法律制度一、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二、唐朝的立法概况三、唐朝法律的主要内容四、唐朝的司法制度第一节隋朝的法律制度(581-618)一、隋朝的立法概况1、法律形式:律、令、格、式。2、《开皇律》的基本情况:隋朝第一部律,是隋初重要的立法成果。 3、《大业律》的基本情况:隋朝第二部律,隋炀帝时制定,未得到切实实施。二、《开皇律》的体例和内容(见教材P176)1、体例:十二篇五百条,这一体例被唐律全盘接受。2、内容:①关于刑罚制度:确定了笞、杖、徒、流、死的封建制五刑;②关于十恶:改《北齐律》的“重罪十条”为十恶,为唐朝继承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③关于八议和官当制度:使其成为定制,为唐所继承。三、司法制度(见教材P177)中央司法机构:已形成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构成中央司法机构的格局。其中,大理寺负责审判,刑部负责复核,御史台负责监察。第二节唐朝的法律制度(618-907)一、唐初的立法指导思想(见教材P178)(一)礼法并用治国的思想《唐律疏议·名例律》:“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如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二)法律内容要统一、简约和稳定的思想1、法律要统一:法律内容须保持一致,避免参差,否则会损害法制,不利于治国。2、法律内容要简约,不可繁琐。3、法律要稳定:因为法律内容多变一方面会使百姓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官吏也难以掌握,以至于法律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三)慎重行刑的思想1、重视司法:严格依法办案,防止滥刑。2、对一些重刑者,以专门的程序加以审理。出现“三复奏”、“五复奏”。唐初法制指导思想不同程度地在唐律中得到反映,它的完整性(礼法并用)、现实性(转化为法制的指导思想)、伦理性(维护君权、父权、夫权)及一致性(统治阶级的思想与法制的指导思想一致),使后人评说唐律是“一准乎礼”!二、唐朝的立法概况(见教材第180页)(一)唐朝的法律形式1、唐朝主要的法律形式1)律: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刑事法律,是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唐六典·刑部》:“律以正刑定罪”。(王立民教授的观点,认为唐律是一部刑法典,其他教材的提法,是定罪量刑的法典王立民:《唐律新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2)令:国家规章制度的汇编。《唐六典·刑部》:“令以设范立制”,包括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各方面。3)格:皇帝颁发的各种敕令的汇编,又称为敕格,相当于律。《唐六典·刑部》:“格以禁违正邪。”《唐律疏议·名例律》:“有别格,从格断”地位比律还高,即当律与格都有规定时,司法官应依格来断案。“格”作为法律形式源于东魏的《麟趾格》。唐初有五十三条新格。唐格分为“留司格”与“散颁格”。前者是留在中央尚书省下属的司中适用的,后者是散布到全国各州、县使用的。4)式: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5)典:机构组织法,《唐六典》。2、唐朝律令格式间的相互关系1)律、与令、格、式有明确的分工和区别,律从消极方面规范惩治犯罪,令、格和式从积极层面规范人们的行为;2)违反了令、格和式要依律科刑。(二)唐律的制定(见教材P182)1、《武德律》:开端唐高祖李渊攻入长安后,制定了“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