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心正笔正”的柳公权语S版根据旧唐书新唐书等材料编写相关制作人马踏镇禄岳小学温春梅柳公权简介柳公权( 778-865年),是唐朝最后一位著名书法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二十九岁进士及第,在地方担任一个低级官吏,后来偶然被唐穆宗看见他的笔迹,一时机为书法圣品,就被朝廷召到长安,那时,柳公权已四十多岁。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时穆宗荒纵,为之改容,悟其笔谏也。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视,他官居侍书,长在朝中,仕途通达。他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自成一体。他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有着“颜筋柳骨”的说法。“书贵瘦硬方通神”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柳公权享年八十岁,一共臣事七位皇帝,历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最后以太子少师死于任上。与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和称“书法四大家”。作品特色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结构紧凑,而且骨力秀挺,洒脱而有法度。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骨”之称。主要作品《神策军碑》《玄秘宝塔》《金刚经》认识生字词钦宗诀溺俭肖惹职qīnzōngjuénìjiǎnxiàorězhí会写的生字词唐凑宗诀弦殿袍罢俭富贤肖罚惹职tángcuòzōngjuéxiándiànpáobàjiǎnfùxiánxiàofárězhí(朝)(紧)(穆)(秘)(外之音)(偏)(龙)(黜)(朴)(有)(良)(不)(赏)(分明)(恼)(位)一、朗读课文,思考文章按什么思路来写文章?明确:按总—分—总来分。第一部分(1)概括柳公权的书法成就。第二部分(2-8)具体分述柳公权多次直言规劝皇帝的事情。第三部分(9)归纳总结柳公权的“柳骨”风采和良臣形象。二、学习第一部分(自由阅读)。1、了解柳公权在书法方面的成就有哪些?明确:⑴柳公权是唐朝著名的大书法家,⑵他的字结构紧凑,骨力挺秀,洒脱而有法度,对后世影响极大。⑶与另一位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并用”颜筋柳骨“来形容他们的字。2、用题目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他的字—“笔正”3、柳公权的字骨力挺秀,洒脱有法,那他的人呢?请你从中找到一句话来概括。(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深得世人钦佩)4、用课题中的一个词形容他的人—“心正”。三、默读2至8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柳公权深得世人的钦佩是因为什么?明确:[写得好(笔正),做人做得好〈铁骨铮铮〉(心正)]2、文中写了柳公权两次直言与劝告,而这两次直言与劝告分别是怎样的,你能用文中的语言来概括吗?明确:第一次劝告是真诚而大胆的;第二次是机智而大胆的)四、精读品味,体验感悟。过渡:一次当穆宗问柳公权书法的秘诀时,他豪不犹豫地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1、默读3、4自然段,思考柳公权只是在谈书法吗?明确:(不是),借书法希望穆守律己清政,告诉穆宗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都必须“心正”。2、为什么柳公权的劝告如此真诚而大胆,他不怕触怒皇上吗?明确:[忠言往往逆耳,但利于行,正因为他铁骨铮铮,为人正直,他才敢于直言劝告,说明他对于国家是无限忠诚的,并不考虑自己的得失,这正是“心正”的表现。] 3、带着理解分角色读,穆宗和柳公权的对话。指导朗读[※柳公权豪不犹豫地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读出柳公权的铮铮铁骨,不向当权者奴颜卑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