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在肥料、农产品价格变化下几种作物产品经济效.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在肥料、农产品价格变化下几种作物产品经济效.doc

上传人:iris028 2020/1/10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在肥料、农产品价格变化下几种作物产品经济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肥料、农产品价格变化下几种作物产品经济效>21世纪,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尤其在人均耕地拥有量很小的国家和地区,农作物产量的增加更加依赖于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但是农作物产量的提高需要好的气候条件保障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实现,如作物品种改良、土壤培肥、肥料品种和施肥技术的不断提升、栽培技术优化、灌溉条件的改善和节灌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上述这些影响作物单产的因素中,肥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施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30%,50%。因此,合理的养分投入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般来说,农民的施肥积极性和对施肥技术的自觉应用程度取决于肥料价格和施肥的经济收益。市场经济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环境会影响农民获得最大利润的投入水平。因此,在肥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不断变化和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平衡作物高产、优质,土壤肥力的维系或提高,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民收益与施肥之间的关系,成为国家、社会与农民共同关心的问题。西南和华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其中,粮食作物主产省为四川,其次为云南、广西、广东和重庆;油料作物主产省为四川,其次为广东、贵州、云南、广西和重庆;蔬菜大省为四川、广东和广西;水果主产省为广东,其次为广西和四川,其中热带水果主产地为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本文以这两个地区过去10年来开展的作物施用钾肥增产、增收的试验数据为例,探讨了在肥料、农产品价格变化条件下几种作物产品的收益变化情况,为农产品价格的调整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文中西南和华南地区各省、市(区)的作物播种面积、产量数据来自《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主要作物施用钾肥的增产效应来自两个区域内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合作单位在2002,2011年间开展的田间试验和示范数据。各种农产品价格、肥料价格和投入成本来自2002,2012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汇编》。由于该汇编中没有香蕉价格可用,本文采用了我国香蕉主产区广东省的香蕉价格。为了方便比较,西南和华南地区各省、市(区)作物施用钾肥的增收情况均以2011年的农产品价格和肥料价格为准。为了分析农产品在不同售价、肥料价格变化条件下的钾肥施用回报,选择了两个区域3种代表性作物:香蕉—代表大面积种植的高利润果树,马铃薯—代表区内广泛种植的粮、菜兼用作物和水稻—代表最为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作为分析对象。根据2002,2011年10年间农产品价格的实际变化,假定了4种情况:(1)肥料与农产品价格维持不变(保持2011年的价格);(2)在2011年的基础上,今后10年内肥料价格增长50%,农产品价格按过去10年的实际增长百分数;(3)在2011年的基础上,今后10年内肥料价格增长50%,农产品价格按过去10年的实际增加绝对值;(4)在2011年的基础上,今后10年内肥料价格增长50%,农产品价格保持不变。根据这3种作物对钾肥的产量反应试验数据,分别计算出每种作物的第25%、第50%和第75%个增产值。在以上假定条件下,分别分析在3个增产百分数时,钾肥、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下每种作物的产投比。本文未考虑在钾肥价格下跌情况下作物施肥效益,因为肥料价格下跌一般被视为短时间的市场波动,不会演变成一种趋势。数据统计采用Excel中的统计功能进行计算。、经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