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5
文档名称:

【九年级化学知识框架】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资料.doc

格式:doc   大小:662KB   页数:7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九年级化学知识框架】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q1188830 2020/1/10 文件大小:6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九年级化学知识框架】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资料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必备知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学科。组成、结构决定化学性质:1、氧气与臭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导致性质不同。2、金刚石与石墨:导致物理性质不同。3、生铁与钢:45、钠原子与钠离子:6性质决定变化;例如:铁比铜活泼,所以铁易生锈,从古代遗留至今的铜器尚可发现,而铁器却很少找到等。变化反映性质;一氧化碳燃烧反映其具有可燃性等。性质决定储存方法;例如: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必须密封保存等。储存方法反映性质;例如:白磷保存在水中说明它非常容易与氧气反应,而且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性质决定用途:例如: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用来灭火。用途反映性质:例如:一氧化碳可用来冶炼金属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性质决定收集方法:例如: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方法反映性质:氧气既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汽油的挥发、石蜡受热熔化等。化学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如:可燃物的燃烧、铁生锈等。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延展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助燃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脱水性、酸性、碱性等。4.(: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用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变黑结论:外焰温度最高(:H2O: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有白烟(石蜡蒸汽。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汽能燃烧。(-------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燃烧匙。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试剂瓶等。(二测容器:量筒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做反应容器。量程为10ml的量筒,。(三称量器:托盘天平(:(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位置为“左物右码”(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的药品(如NaOH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放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放好橡胶垫,砝码放回砝码盒。(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不可吹熄。(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3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外焰加热物体。(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五夹持仪器---铁夹、试管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手握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放在短柄上。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者直接用鼻子闻试剂(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3.①粉末状及小颗粒药品:用药匙或纸槽②块状及大颗粒药品:用镊子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