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诚实是金教材分析:“言必信,行必果”的意思是说,说话要守信用,办事要果敢。这是我国的古训,也是每一个小学生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因此,我们希望培养出不说谎话、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的学生。可是在现实中,一些学生在学校和家里却往往会出现一些言行不一致的行为,这些行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后天的某种需要而引起的,例如有不少学生就是为了满足受表扬奖励、不受批评训斥乃至打骂惩罚而撒谎。针对希望和现实之间的这种差异,我们首先要分析孩子说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诚实品质的教育,让孩子明白诚实的品质对人的发展有多么重要,而一个失去诚信任又会带来怎么样的后果。诚实的品质必须从小培养,从小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人,一个勇于面对责任的人,这样长大以后才能够成为一个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人,成为一个大家欢迎和信任的人。本课通过四部分来达成教学目标,第一部分课文通过提示语引出诚实的孩子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点出了本课的主旨,通过伟人的故事教育学生无论在有别人的监督还是在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诚实做人的品质。第二部分通过小刚的例子让孩子们感受说谎的危害。第三部分通过撷取学生分别在学校和在家里的两个诚实行为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诚实行为,帮助他们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第四部分通过实践活动检验学生对于诚实的认知程度,提高学生以诚实的态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受人尊敬和信任的人。教学目标:知道诚实是一种最重要的人生品德,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赢得尊重和信任。知道诚实有多种表现:有做人坦荡正直、实事求是、敢于讲实话、敢于承担责任,言而有信、信守承诺、公私分明。懂得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能够真心悔改、敢于承认错误、勇于面对自己的责任,这样的孩子才是一个勇敢诚实的好孩子。教学重点:1、诚实是做人之本。于承认错误并勇于改正同样是诚实的孩子。教学难点:将“诚实”落实在行动上。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故事《精神癌》、组织学生表演小品学生准备:收集与“诚实”有关的古今谚语、格言和故事;每人准备一张白纸,上面画有一棵大树。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知道诚实是一种最重要的人生品德,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赢得尊重和信任。知道诚实的表现有:做人坦荡正直、实事求是、敢于讲实话、敢于承担责任,言而有信、信守承诺、公私分明教学过程:揭题出示格言:“言必信,行必果”,请学生说明其含义。过渡:向学生说明说话要守信用,办事要果敢,这是我国的古训,也是每一个小学生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一个人要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关键在于要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出示课题讲故事,明道理老师讲《精神癌》的故事,让学生讲述有什么样的启发。读课文中许衡的故事,说说他的成功与他诚实的品质之间有着怎么样的关联。(诚实的做人和诚实做学问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四人小组内交流从课外收集的与“诚实”有关的故事。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学生参加全班交流。听了故事以后有什么感受。小组合作,交流诚实的表现刚才我们了解了许多诚实的故事,也了解了“诚实是金”,那你们知道诚实有哪些表现?小组讨论,把诚实的表现写在自己的“诚实树”的树冠上(做人坦荡正直、实事求是、敢于讲实话、敢于承担责任,言而有信、信守承诺、公私分明,具体表现为拾金不昧……)全班交流。联系生活,树立榜样在知道了诚实的表现以后,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诚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