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楷书与行楷》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本课是由小学过渡到初中的第一次写字课。由楷书书写过渡到行楷书写,要注意引导学生,激发其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这对学生今后的写字学习和掌握行楷书的基本功有重要意义。2,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习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楷书笔画组合的练习,体会汉字的结构特点。2,通过对行楷的临摹,体会行楷与楷书的不同,增强写好行楷字的信心。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汉字、尊重汉字、写好汉字的民族自豪感。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法设计要想写好汉字,自信与毅力、方法与步骤是关键,因此,教师不应急于介绍行楷字的写法,而应在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写字的兴趣方面下点功夫。而学生的写字水平是不尽相同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搞一刀切。辅之以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点击多媒体,展示《兰亭序》(神龙本)同学们,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杰作《兰亭序》,这幅作品,遒劲健拔,秀媚飘逸,婉和圆转,重字别体,纯出自然,历来被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宋代书法家米芾曾作诗称赞说:“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赏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犹能抵万金。”意思是说,王羲之的书法古今闻名,到了山阴(今浙江绍兴)没有人不去观赏鹅池。《兰亭序》的真迹虽然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去殉葬,但刻在石头上的《兰亭序》仍然是无价之宝。同学们,在小学阶段老师要求你们写正楷字,一笔一画地写。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要学写行书字了,有人又把它叫“连笔字”。大家通过努力,也能写出漂亮的行书字。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当然,也有可能进行简单导入,视当天情况)。二,点击多媒体:《语文课程标准》对7~,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三,点击多媒体:行书的历史行书大约产生于东汉末年,迄今1800余年。它是介于正楷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比楷书易写,比草书易认,所以行书历来是应用最广泛的字体。行书分“行楷”与“行草”两种。写得稍微规矩一些,接近楷书的叫做“行楷”;写得放纵一些,接近草书的叫做“行草”。我们现在要学写的就是行楷字。四,点击多媒体:(1)头正:书写时头不要歪。(2)臂开:肩部放松,两臂自然张开,右手书写。(3)身直:写字的时候,不要趴在桌子上,身子要直,胸部距离桌子边沿约一拳头,眼睛距离纸面约30厘米。(4)足平:双脚自然地平放在地上。(1)大拇指指肚、食指指肚和中指第一节上侧捏住笔杆,三个手指执笔部分指甲几乎持平,手指离笔尖25—35厘米,以大拇指的关节不遮住眼睛看笔尖的视线为准。无名指和小指一起弯曲并抵住中指,五个手指要依靠紧密,协调用力。笔杆的上部要斜靠在食指指根与手掌相接处,不要靠在虎口上。随着写字的大小不同,笔杆的斜度也有所变化。字愈小(5mm左右),需要笔道愈细,笔杆也就愈直,笔杆与底面约75°左右;字大(20mm左右),笔杆应斜,约为50°—60°。切忌大拇指与食指错开,或把大拇指压在食指之上,以及小拇指离开无名指向前伸出。(2)学生对照上述要求进行练习,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视,师生交流。五,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写好行楷字请写字写得好的同学介绍经验。(要点提示:1认清